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在市委全会上报告,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作报告。
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是在我市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对广东工作“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及省委胡春华书记莅湛调研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思路,审议《“三大抓手”实施方案》和《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抢抓机遇、敢于担当、干在实处、加快发展,努力开创北部湾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着力推进“三大抓手”,坚决守住“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发展呈现喜人态势,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1—6月,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286.9亿元,同比增长7.8%;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92.8亿元,增长14.2%;
固定资产投资560.44亿元,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4.4亿元,增长11.1%;
货物进出口总额164亿元,增长38.3%;
实际利用外资5535万美元,增长10.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38亿元,增长6.8%;
港口吞吐量1.54亿吨,增长14.6%。
半年多来,市委常委会集中抓了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工作。
(一)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和省党代会精神,联系实际理清发展思路。我们加强学习宣传,把全市干部群众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和省党代会精神上来;
深入各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和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调研,组织召开一系列座谈会和经济形势分析会,找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增强了推动湛江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一系列事关湛江发展的新认识新思考新思路。短短几个月时间,我们的工作思路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认同,我们的工作实效带来了良好效应,一批央企和大型民企纷纷看好湛江、投资湛江。
(二)坚持狠抓落实,着力推进“三大抓手”。我们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拜会国家和省发改、铁道、航空、交通管理等部门,多次召开项目建设现场办公会,推动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梳理和优化全市综合交通规划;
湛江国际机场项目一期征地工作提前3个月基本完成,飞行区等级指标从4C升级为4E获得省支持,将于今年10月开工建设;
“高铁入城”获得中国铁总大力支持,深湛高铁预计明年6月建成通车;
东海岛铁路预计今年10月建成通车;
高铁西客站全面动工建设;
汕湛高速湛江段有望今年10月建成通车,东雷高速加快建设,汕湛高速吴川支线将于年底动工;
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湛徐高速徐闻港支线、徐闻港进港公路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将于明年10月底建成使用;
雷州半岛滨海旅游观光公路完成规划方案编制。支持各县(市、区)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取得新成效。全市省级以上产业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227.89亿元,增长45.2%;
积极推进市区扩容提质,海东新区建设取得新成果,广东医科大学新校区及其附属医院新院、湛江一中新校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中心城区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打击“两违”等专项整治取得新成效,巩卫和创文工作扎实推进;
各县(市)城区建设管理取得新进展。
(三)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协调发展。我们着眼于振兴实体经济,推进产业协调发展,谋划实施“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晨鸣纸业等重点工业项目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家电、农海产品加工、家具等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增长112.5%;
雷州半岛现代农业发展、水利建设、生态修复“三大规划”全面实施,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58.56亿元,增长5.0%;
以滨海旅游、商贸物流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湛江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增长47.7%,创下有史以来半年发送旅客量最高纪录;
全市旅游接待人数21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8亿元,分别增长20.7%和30%。积极推动各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组织召开全市商会会长暨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开展“暖企服务月”活动,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16.22亿元,增长9.6%,占全市GDP比重63.4%。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支持各县(市)加快补齐产业、交通、县城建设等突出短板,激发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全市县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8.32亿元,增长13.9%,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5%。
(四)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动力。我们着力抓好中央和省委各项改革部署的落实,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帮助企业降低成本2.46亿元;
大力推进“放管服”行政服务体制改革,全市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55项;
“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全面推广,全市1934个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成运作。着力抓好开放合作,加强与海口市的合作交流,琼州海峡一体化发展达成共识;
开展系列经贸活动,拜访中联办、招商局集团、华侨城集团和华润集团,召开湛江旅港乡亲恳谈会,取得了较好的合作成果;
成功举办湛江市投资项目(PPP)推介会和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约项目14个,其中12个项目总投资约1050亿元,签约银行授信项目贷款1300亿元;
成功举办湛江·东盟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展示了区域性中心城市影响力;
参与“魅力中国城”竞演活动,展现了城市良好形象。着力抓好创新驱动发展,湛江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现代海洋产业持续推进;
支持湛江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积极引导科技成果、专利技术与产业资本有效对接;
全市高新区生产总值183.16亿元,增长18.2%。
(五)坚持民生为重,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我们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和精准扶贫工作,召开全市四级干部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出台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方案和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狠抓扶贫问题整改落实和人居环境整治,迅速扭转了扶贫工作和农村土地确权等“三农”工作被动局面。认真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和十大民心工程,完成民生支出177.35亿元,增长21.9%,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8%;
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将于今年10月份完成,8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升级改造项目陆续动工建设。坚决守住生态环保底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排名全国前列。积极推进依法治市和社会管理创新,认真抓好信访维稳和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群众进京上访批次和人次分别下降39.6%和43.8%;
扎实开展基层三项治理,累计排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5337条,受理涉农领域职务犯罪线索86件,打掉涉农黑恶势力团伙16个,有效维护了全市社会和谐稳定。
(六)坚持党要管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我们扎实推进村级换届选举,提前圆满完成全市1755个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得到省委充分肯定。完成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换届选举和市政府组成人员重新任命工作,遴选一批年富力强的高素质干部,提拔一批“老黄牛”式干部。建成启用人才驿站,举行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湛江行活动。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强化年”活动,大力整治干部队伍作风突出问题,干部作风持续好转。坚持大抓基层导向,全面推行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111个。持之以恒纠“四风”治“为官不为”,处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为官不为”党员干部72人;
保持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查处党员干部违纪案件843件,信访举报等工作在全省介绍经验;
夯实基层反腐工程,严查“微腐败”问题,立案395件;
完成市县纪委派驻监督“全覆盖”改革;
坚持标本兼治,深化以案治本,巩固了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成果。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协力拼搏的结果,是中央和省驻湛单位、驻湛部队和武警官兵、各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向为湛江振兴发展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全市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推动湛江加快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
发展是硬道理!湛江目前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发展不足。做好湛江的工作,归根结底要坚持第一要务,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用发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湛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重要批示和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实现赶超跨越目标,总的要求就是对标先进、加快发展。
(一)湛江已经落后,必须加快发展。跳出湛江才能看清湛江。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湛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全国、全省比,特别是与发达地区比,湛江整体上已经落后,甚至是掉队了,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从经济总量来看,是典型的“人口大市、经济弱市”。2016年,我市生产总值2584.78亿元,在全省排名第8。但是,全市广阔平坦的1.32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每平方公里GDP产出只有0.2亿元,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市户籍人口830多万人,人均生产总值35612元,仅是全省的48.9%、全国的66%,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名倒数第6,在北部湾城市群中排名倒数第3。县域经济更加弱小,生产总值最大的县(市)才470多亿元,最小的只有150多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最低的县(市)仅有18000多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从产业发展水平来看,工业发展滞后,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工业仍然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工业规模小,中小企业少,产业链不长,质量效益不高,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县域工业十分薄弱。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只有840家,在全省排名第15位。同时,我市服务业发展在现代化、高端化方面差距仍然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2016年,我市三次产业比重为19.6:38.1:42.3,第一产业比重比全省高14.9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分别比全省低5.1和9.8个百分点。从基础设施来看,交通落后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公路方面,二级以上公路只占全部公路的9.4%;
上等级公路密度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三,市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县域之间还没有形成高速公路网;
县通镇、镇通镇道路大多是两车道;
村级道路标准低,乡道还有不少沙土路。铁路方面,铁路通达能力差,是广东尚未通高铁的五个城市之一,而我们周边地区的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玉林已全部进入高铁时代,海南也在2015年底实现环岛高铁。港口方面,我们拥有天然深水良港,但货物以石油、矿石等散杂货为主。2016年,全市港口吞吐量2.56亿吨,比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港区的2.04亿吨多了1/4,但三港区集装箱吞吐量为179.51万标箱,远超我们的72.36万标箱,而且我市港口集疏运体系滞后,部分港区还没有疏港铁路。航空方面,机场小、航班少、航线少、票价高,严重不适应湛江发展需求。从城镇化进程来看,步伐缓慢、水平不高。2016年,我市城镇化率为41.4%,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名倒数第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7.8个百分点,比南宁、海口分别低18.8和36.3个百分点。中心城区组团分散、功能不齐,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增强;
部分县城规模小、管理差;
许多偏远镇区的面貌变化不大。从民生保障来看,民生欠账较多,保障和改善民生任重道远。2016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17934元,在粤东西北12个市中排名倒数第4;
人均银行存款仅有25000元,在全省排名第18位。教育等公共服务规模不足,城乡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均衡,服务水平差异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偏弱,医疗卫生设施设备落后,卫生人才短缺。公共文化投入不足,省要求2018年全省率先达到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不低于250元的目标,要求湛江今年不低于145元、2018年达到160元以上,而2016年我市仅为53.22元。贫困人口约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7,是全省扶贫任务最繁重的地级市。
(二)湛江发展机遇已经来临,加快发展正当其时。在看到落后和不足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湛江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湛江是天南重地、祖国南大门,是国家经略南海的保障基地,战略地位重要;
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以及美丽的半岛风光、良好的自然生态、广袤无垠的红土地,自然禀赋优良,城市格局大、发展空间广阔。当前,湛江迎来了系列发展机遇,后发优势明显:从国家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特别是为全国提供“三个支撑”的要求,给广东也是给湛江提出了发展目标,指明了发展路径;
湛江被列为国家“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首批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北部湾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这是国家定位,是支持,更是机遇。加快发展既是湛江自身需求,也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从省的层面来看,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明确支持粤东西北地区推进“三大抓手”,明确支持湛江建设成为北部湾中心城市;
省党代会报告作出了“先富帮后富”“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等部署要求,多处内容与湛江发展息息相关。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湛江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特别是,胡春华书记、马兴瑞省长情系湛江,明确指出,粤西要振兴,湛江首先必须加快发展,并多次莅临湛江亲自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多次亲自出面协调中央部委、周边省(区)解决重大项目建设难题,为我市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从我市自身来看,以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为代表的一批重大工业项目陆续建成或加快建设,工业化进程全面加快,“龙头效应”愈加凸显;
深湛高铁、合湛高铁、汕湛、玉湛高速、湛江国际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特别是深湛高铁将于明年6月建成通车,必将极大地缩短湛江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并拓展发展腹地。更重要的是,今年以来一大批国内外大型企业青睐湛江、纷至沓来;
广大市民以前所未有的愿望思变求强;
海南、广西等周边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都希望与湛江加强合作共赢,这也是强大的动力和机遇。可以说,当前湛江天时地利人和,正是赶超跨越的绝好良机!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充分用好这些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湛江才能更快更好发展。造成湛江落后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我们部分党员干部思想僵化、观念落后。“思之深,则行之远。”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的力度、开放的程度和发展的速度。
——在谋划发展上要对标先进、提高站位。眼光决定格局,谋划决定前景。过去,我们一些干部小农思想严重,习惯于“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缺乏对标先进、超常发展的胆识和魄力,没有下苦功夫去培育发展现代产业和工业实业,导致县域实体经济的发展普遍处于窘境;
没有尽早谋划建设连接珠三角和周边区域的快捷大交通,导致逐渐被边缘化,丧失了不少传统优势和发展机会。当前,国家给予湛江一系列高标准的战略定位,省委、省政府对湛江发展寄予厚望,我们要善于顺势而为,跳出湛江谋划湛江、规划湛江,放眼国内外,对标珠三角,胸怀北部湾,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来谋划湛江,抢抓一切有利机遇,把湛江建设成更具辐射力、吸引力、带动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更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统筹推进全市各项工作。湛江现在还有许多待填充的白纸,拥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一定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来画最美的图画,使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使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成为现实!
——在思想观念上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思想观念一时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一些党员干部沉迷于老路不想改,为了一己之私不愿改。我们要坚决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以新的思想观念推动新发展。一要克己奉公,用好公权力。要深刻认识到,公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不是用来谋取私利的。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百姓得福利,社会得发展,地方得振兴;
用不好,就适得其反。必须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减少自由裁量权,不给权力寻租的空间。二要经受考验,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湛江招商引资工作为什么推进不快?不是没人愿意来,也不是我们不懂得推进方式,而是一些干部与某些利益集团形成了利益链,不想把最好的资源拿出来,不想让有实力的企业参与进来。我们要坚决打破利益固化藩篱,破除“划地为牢”“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增强“资源创造税收”理念,“不求所有、只求所在、为我所用”,把优质资源留给高端、有实力的企业来开发,实现价值最大化。三要拓宽视野,借势借力加快发展,合作共赢。一味固守“财政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往往错失机遇、贻误战机。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良机,主动寻求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合作,在认真谋划招商引资发展项目的基础上,大胆融资、善于融资,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用足货币政策和PPP等手段,公开、透明、开放招商,引导银行资金、社会资金、企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把经济蛋糕做大,创造更多的就业和税收。
——在推动发展上要敢于担当、干在实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再好的蓝图不落实,只能是空中楼阁;
再近的目标不苦干,只能是镜花水月。省党代会明确要求粤东西北地区“必须奋发图强,加快发展步伐,全力补齐短板,确保如期建成小康社会”。胡春华书记莅湛调研时强调,湛江“必须自己成为区域中心才有出路”,“要当好粤西地区中心城市,加快建设成为北部湾中心城市”。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敢于担当、干在实处。要强化“责任在我、发展靠我”的使命担当,主动落实岗位责任,撸起袖子加油干,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要保持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要发扬真抓实干、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坚持用结果说话,把每一项决策部署都落实到具体抓手上、行动计划和项目上,以钉钉子的精神全力把各项重点工作抓到位、抓出成效,努力使湛江走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对广东工作“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统领湛江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致力推进“三大抓手”,大力实施“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凝心聚力、加快发展,努力实现北部湾中心城市建设“三年初见成效”,确保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年初见成效”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8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5000亿元,产业结构调整为17:40:43。
——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产业基地建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现代服务业提速,高新技术产业大幅增长,蓝色海洋综合开发取得新进展。
——城市辐射带动力明显提升。市中心城区集聚发展,海东新区加快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型海湾城市魅力进一步彰显,城市现代化气息更加浓厚。县(市、区)扩容提质成效明显,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全国性快速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更多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湛江港集疏运体系、航道码头建设进一步完善,湛江国际机场建成使用,实现对外交通快速化、对内交通便捷化、农村公路硬底化,沿海旅游大走廊初步建成。
——科教创新中心初步建成。驻湛高校做大做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湛江高新区发展加快,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全面深化,人才高地逐渐形成,形成良好创新生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取得显著成效,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更加良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三、聚力推进“三大抓手”,夯实加快发展的强大支撑
交通、园区、城市是发展的最重要载体。为了更加全面扎实地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此次市委全会将审议通过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三大抓手”实施方案》和《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八个文件,目的就是把省委行之有效的工作抓手落实到行动计划和具体项目上,全市各级和各部门要认真参照制定,并迅速掀起交通、园区和城市建设新高潮。
(一)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快速立体交通基础设施。构建完善的立体快速交通网络,是湛江提升投资创业环境的最紧迫需要,是融入经济全球化,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辐射周边地区的重要举措。要按照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标准,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大通道、大港口、大路网、大枢纽,推进新机场、高速、高铁、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全市交通根本性转变、跨越式发展,把湛江打造成四通八达、快捷连通国内外及周边省区的现代立体交通中心城市。空港方面:把新机场建设作为湛江振兴发展的一号工程,建成4E干线国际空港,尽早启动围绕新机场项目的高速公路、高铁、换乘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无缝对接。高标准规划建设湛江(吴川)空港经济区,大力发展航空工业、空港运输等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陆路方面:在建成深湛高铁、合湛高铁的同时,加快推动湛海高铁、张家界至海口旅游高铁以及时速350公里的广湛客专等项目建设,与珠三角、北部湾城市群形成2小时经济圈;
开展疏港铁路、茂湛铁路城市轻轨前期工作。建成玉湛、汕湛、东雷高速和环城高速南三岛大桥、湛徐高速徐闻港支线、汕湛高速吴川支线、玉湛高速雷州支线;
优化设计方案,动工建设调顺跨海大桥;
加快高速公路到产业园区、港口和旅游景区等支线建设,规划建设汕湛高速吴川支线延长线、渝湛高速龙头沙支线和湛徐高速若干条支线,启动东海岛至南三岛海底隧道项目前期工作,构建雷州半岛鱼骨状、放射状网络交通。对标国际先进海岸旅游经验,以全域旅游的视角推动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科学并法定化规划景观功能,加快建设雷州半岛滨海旅游观光公路,打造高规格的沿海旅游大走廊、经济振兴发展带。贯通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动脉”,推动207国道等国家、省公路网升级改造工作。科学分析市区道路交通流量,有序推进市区主干道快速化、微循环改造。全面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实现镇镇至少通二级公路,确保2020年实现所有自然村通硬底化公路。海港方面:全面落实与招商局集团开展的“1+N”战略合作,引进“前港—中区—后城”发展模式开发建设“北部湾蛇口”,推动集疏运体系、航道、码头等大干快上,扶持集装箱业务加快发展,建设千亿元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巩固和提升“一带一路”支点港、环北部湾中心港口和大西南出海主通道地位。推动总投资约463亿元的20个投资项目落地,加快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完成东海岛港区杂货码头等项目建设;
建设世界级散货母港和邮轮码头,打造净资产超过百亿元的现代港口企业。建成徐闻港区三大工程、大唐国际雷州发电厂配套码头,有序推进县域码头建设。推进琼州海峡港航资源整合,实现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发展。立体互通方面:加快制定和编制城区“零换乘”的海陆空铁综合立体交通规划,全面提升湛江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构建北部湾交通枢纽中心。重点加快建成湛江高铁西客站综合交通枢纽、湛江国际机场(吴川)综合交通枢纽、徐闻港综合客运枢纽,加快推进琼州海峡快船营运,及早规划建设“高铁入城”“高速进城”新枢纽,启动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规划编制。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构建“信息高速公路”,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打造北部湾信息网络枢纽中心,建设数字湛江、智慧半岛。
(二)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扩容增效。产业园区是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产业聚群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是我市补齐实体经济发展短板的重要抓手。省委要求未来五年粤东西北地区每个市都要新形成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要紧抓谋划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园区规模化、集群化和特色化发展。强化园区规划。坚持园区围着产业转,重点抓好空港物流园、临港工业园、高新产业园、都市型工业园的布局规划;
加快推进石化、钢铁配套园区和赤坎海田物流园、霞山智慧产业城、麻章森工产业园规划建设;
尽快研究将高新区布局在海东新区;
支持雷州市谋划建设雷州产研园;
支持廉江市加快湛江—北海粤桂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强与格力电器合作推动家电产业转型升级,壮大家具产业基地;
支持吴川市加快华昱产业园区建设;
支持遂溪县发展糖业精深加工聚集区;
支持徐闻县建设南方现代临港物流园、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集聚区,打造对接海南和“一带一路”的物流基地。强化园区建设。继续落实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园区建设扶持和奖励力度。把园区扩容作为重点,谋划新增园区土地规模,加快土地储备和征拆步伐,牢牢掌控发展资源,为项目落地提供保障、拓展空间。坚持基础先行、管网先建,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创新PPP等投融资模式,统筹推进园区设施、产业发展、人口集聚与城市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强化园区招商。以延长产业链为抓手,围绕钢铁、石化、浆纸、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家电、家具和新兴产业七大产业集群,立足珠三角、面向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开展龙头企业中下游客户群招商,加快引进央企和大型企业投资项目建设。重点围绕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两大龙头项目,支持宝钢集团与美的电器深化合作,支持中石化参与石化园区建设,争取德国巴斯夫集团落户石化产业园区。要优先支持本土优势传统企业增资扩产、转型升级入园用地需求,深入实施“乡贤反哺工程”,大力扶持培育民营企业入园聚集发展。
(三)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更是拉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要抓住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和湛江城市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契机,实施“拓展海东、提升海西、拥湾发展、产城联动、市县统筹、精细管理”的城市发展战略,把湛江建成富有魅力的生态型海湾城市、名副其实的北部湾中心城市。加快中心城区集聚发展。中心城区不能大而散,要适度“留白”,注重集聚发展,按照主体功能区划要求,对建设区域坚持规划先行、逐步开发建设,并以立法形式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延续性。加快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等城市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把港口岸线作为城市发展的生命线,启动岸线保护立法,坚持海湾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依法开发;
把城市最优质的资源留给对城市发展贡献最大的主体,建设总部大楼,发展总部经济,发挥最大效益。海东新区重在扩容,围绕环湾圈层发展,落实项目建设,加快打造城市扩容提质崭新亮点。赤坎区、霞山区重在提质,赤坎区以城市更新为统领建设湛江城市客厅、中央商务区和北桥片区,打造具有古商埠文化特色的主城区;
霞山区突出港产城联动和创新发展,打造具有港城风格的中心城区。湛江开发区建成区重在优化创新,加快“优二进三”,建设粤西金融中心与总部科研、创新基地;
稳步推进东海岛工业新城建设。麻章区重在整合,以高铁西站为核心,规划布局商贸物流业和服务业等,强化城市功能。大力推进县(市)扩容提质。实施全域规划,推动县域发展,借助高铁通车、机场迁建,推进遂溪、吴川部分区域与市区同城化发展,加快将5个县城打造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竞争实力的中等城市。支持雷州市打造田园滨海生态新城和文化名城,廉江市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吴川市建设江海魅力之城,遂溪县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徐闻县建设广东对接服务海南岛的南门户城市。大力发展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打造“9+N”特色小镇新形态,重点培育安铺镇等一批国家和省级特色小镇。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市区和县城都要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存储盘活一批土地,清理处置闲置土地,促进城市良性发展。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像绣花一样精心建设管理城市。提升巩卫成果,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继续开展市容秩序和“两违”整治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推进交通管理智能化。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夜间景观、城区道路建设和历史建筑保护,全面提升城市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和便捷化水平。
四、大力实施“五大产业发展计划”,打造加快发展的强力引擎
产业是发展的最重要支撑。湛江的落后和短板在于工业化的不足和实体经济的薄弱。必须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大力实施“五大产业发展计划”,盯紧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构建高水平产业体系,实现我市全域经济更快速度更好质量发展。
(一)实施重大工业产业项目达产增效计划。重大工业产业项目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是推动加快发展的强力引擎。必须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路径,扶持好、服务好龙头产业项目,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延伸中下游产业链,形成辐射带动北部湾城市群发展的增长极。力争到2020年,实现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1600亿元左右。钢铁产业方面:全力保障宝钢湛江钢铁基地达产、达效,适时启动扩能增效工程,争取在三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建设东海岛钢铁及配套产业基地,推进奋勇东盟产业园、廉江经济开发区、吴川经济开发区、遂溪产业转移工业园、雷州临港工业园等配套产业延伸区建设,积极引进金属矿冶炼、铁合金、装备制造、机械制造、钢结构等配套产业,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大型临海钢铁基地和绿色碳钢生产基地,到2020年,实现钢铁产业工业总产值400亿元。石化产业方面:加快推进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确保2019年底建成投产;
加快乌石17—2油田群开发,力争一期工程2019年建成;
积极推动海气登陆湛江管道建设,力争2019年底实现海气登陆;
积极推进湛化环保搬迁项目建设,确保2019年前建成投产。以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依托石化园区配套发展乙烯、炼油深加工和精细化工等中下游产业,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石化基地,到2020年,实现石化产业工业总产值900亿元。造纸产业方面:支持湛江晨鸣浆纸四期项目年内达产、达效;
争取冠豪高新特种纸及涂布纸二期项目2018年投产,中国纸业200万吨高档涂布纸项目2020年投产。拓展制浆造纸主产业,延伸发展建筑材料、印刷包装、原料加工、造纸设备等配套产业,打造国际一流、全国最大的现代化造纸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造纸产业工业总产值300亿元。
(二)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计划。我市优势传统产业大多数处在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中间端,以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层次低、效益差。必须分门别类摸清我市优势传统产业的底子,市县(区)联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措施,加快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走上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道路,打造湛江传统产业升级版。力争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传统工业总产值达到1800亿元。要大力推动家电、农海产品加工、制糖和家具制造等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20年,重点传统产业产值达到1580亿元;
注重“抓大不放小”,推动食品制造、医药、羽绒、塑料鞋、建材等一批发展后劲强的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力。支持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兼并重组,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加快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优化调整全市优势传统产业布局,引导企业入园发展,推进优势传统产业集聚集群发展。鼓励和支持优势传统企业与高校、研发机构合作,加快推进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湛江特色水海产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推动企业与国内知名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加快技改创新,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造,大力研发新产品、新品种,促进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创名牌和产品认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重点知名品牌。
(三)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服务业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必须结合湛江城市发展,提前谋划和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促进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便利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借助智慧城市和电子商务、互联网信息技术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打造北部湾、粤西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力争到2020年,全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00亿元左右,基本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围绕建设雷州半岛滨海旅游观光公路,依托湛江丰富的岸线、海岛、人文、海洋文化、海鲜美食等资源优势,着力引进高端企业,推进雷州半岛全域旅游开发,打造国家级滨海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南方冬休度假基地、北部湾旅游中心城市和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修编湛江物流业发展规划,依托港口、产业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邮政快递、第三方物流、城乡配送等,打造大西南和北部湾区域重要物流枢纽城市和粤西物流中心。着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加快金融创新与开放步伐,重点发展总部金融、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提升跨境金融服务功能,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加快推进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教育服务、现代商贸及会展、文化体育、房地产、健康养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注重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突出赤坎、霞山两个主阵地,统筹麻章、坡头和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建成区,结合城市更新谋划、策划、规划建设一批新的商贸服务综合体、高端购物商城、五星级酒店等高端消费场所,打造辐射粤西和北部湾地区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区;
加快发展县域现代服务业,五个县(市?要因地制宜确定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形成区域性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次中心。
(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计划。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总体来看,目前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高新技术企业只有79家,与珠三角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要学习借鉴珠三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好经验、好做法,着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0家,高新技术产品数量达到1500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800亿元。围绕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着重培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资源与环保等新兴产业。规划打造“南方药都”。支持万里汽车申报新能源客车生产目录,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力争湛江高新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年内获批。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制定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的招商引资计划,大力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高科技项目和研发机构,加快我市高新技术企业集聚。鼓励传统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等加入高新技术企业行列。实施大型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加大财政补助力度,鼓励企业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力争到2020年全市各类研发机构达到270家以上,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0家以上,新型研发机构6家以上。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实施孵化器“倍增计划”,支持企业利用老旧厂房、闲置房屋发展新型众创空间。
(五)实施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湛江是海洋大市,海洋是湛江最大的优势、最宝贵的财富和最重要的发展空间。必须紧紧抓住湛江被列为国家“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和国家“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的良机,借鉴其他海洋强市的开发经验,开发利用和保护好海洋资源,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以蓝色崛起引领全市经济加快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突破2200亿元。要集约发展临海石化、能源等临港产业,大力培育以海洋生物产业、海洋高端装备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以港口物流、服务外包、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海洋服务业,推动现代海洋渔业和水海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努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坚持“一核引领”,以东海岛为核心引擎,推进大项目和产业园区的建设;
坚持“两翼统筹”,构建雷州半岛东西两翼海洋产业集聚带;
坚持“三圈联动”,实现港口物流圈、临海工业圈、滨海旅游圈联动发展,不断优化海洋产业空间布局。充分发掘湛江30万吨级航道天然深水良港优势,加强与招商局集团在培育建设邮轮码头、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发展海洋经济、设立港产城融合发展基金等领域的合作。坚持海洋开发与环保并重,健全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加大岸线资源和海洋生态保护力度,构建蓝色生态文明。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探索破解用海瓶颈难题。抓住省解决用海历史遗留问题的契机,加快推进涉海重点项目建设。
五、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激发加快发展的动力活力
改革、开放和创新是新常态下推动湛江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要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发展动力转换,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率先一步,发展才能领先一步。要以更解放的思想、更前瞻的眼光、更勇敢的胆识、更宽广的视野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关键性、基础性改革。全面完成中央、省下达的各项改革任务,积极争取成为国家和省改革试点。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养老保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等关系企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性和基础性改革,以点带面推动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10项重点改革任务,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建设徐闻、廉江、湛江农垦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推进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进农业“互联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今年底完成80%以上,2018年6月前全部完成。攻坚克难狠抓“放管服”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全面清理权力清单、压实责任清单、落实负面清单。借鉴先进地区做法,出台我市行政审批委托制实施方案,赋予县(市、区)充分的经济管理权限;
探索项目投资管理体制试点改革,推进以承诺制为核心的项目直接落地改革。打造阳光法治服务政府,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推进“一门式、一网式”“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以信息化倒逼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在阳光轨道上高效运行,简化优化群众办事流程,为企业投资发展当好“保姆”和“保安”。
(二)大力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开放合作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坚定走向海洋、融入世界,从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谋划湛江大开放大开发,打造北部湾城市群开放发展新高地。进一步壮大开放型经济。拓展国际视野,对标国际营商规则,学习借鉴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建设,创建海上丝路开放合作试验高地。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到了共营共享共利的时代,要主动对接珠三角,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与珠三角相关城市申报共建产业合作区,积极谋划国际自由港建设。共建琼州海峡、粤桂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深化与欧美、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强化与农垦、高校的合作,推动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进一步搭建开放平台。在充分发挥好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奋勇东盟产业园、中国海博会、中国水博会、雷州乌石对台小额贸易点、遂溪北部湾跨境电子商务园、吴川无水港等开放平台作用的基础上,谋划打造国家级开放平台。
(三)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以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为统领,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借鉴珠三角创新驱动发展“八大抓手”,推动我市创新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意识,落实省“扬帆计划”,实施人才“十百千”工程,出台高端人才引进激励政策,设立市人才专项资金,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完善人才驿站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招揽高层次人才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带团队前来创新创业;
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中职学校共建人才合作培养平台;
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孵化拔尖技能人才,培育“港城工匠”。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支持发展“众创空间”,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发挥驻军大市优势,打造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施政取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补齐民生事业短板,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必须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和最大民生工程,用心用情、扎扎实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压实工作责任,实行一户一策,精准实施扶贫措施,确保全市218条省定贫困村、24万多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构建“大扶贫”格局,充分发挥佛山市对口帮扶作用,善于利用系统论的思维抓扶贫,把扶贫工作融入“三大抓手”、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治理等具体工作。因地制宜制定扶贫项目,用足用好各类扶贫资金,切实增强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做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大力推动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饮水难、通讯难等问题,深入治理农村污水横流、垃圾围村等现象,确保2018年底完成218条省定贫困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二)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是衡量民生状况的重要指标。制定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行动计划,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来源,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水平,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以就业创业带动增收,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升劳动者技能,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实施重点群体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缩小全社会收入差距。
(三)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尽快实现全民参保法定人群全覆盖,稳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医养结合,全面建设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落实政府兜底保障责任,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好、服务好、管理好特殊困难群体,加强对妇女、儿童、老年人的关爱保护。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让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四)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提升社会共建共享水平的关键举措。制定实施公共服务提升行动计划,加大政府统筹和投入力度,让人人享有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优化全市中小学校布局,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优质学位,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落实省市共建本科院校各项要求,支持各驻湛高校做大做强,引进更多本科高校入驻湛江,努力打造北部湾科教中心。大力实施卫生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医疗体制和公立医院改革,促进“三医”联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构建全市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
优化医疗机构布局,保证医疗卫生用地,推进广医附属医院海东院区、市妇幼保健院新院等重点医院建设,加快县级公立医院迁(扩)建步伐,推进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打造北部湾医疗高地。积极发展养老养生、医疗康复等产业,努力打造享誉全国的“健康之都、养生之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湛江文化中心,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开展“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行动,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建设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五)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市的领导,切实把党委政府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完善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立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不断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教育,推进法治建设“四级同创”活动,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化“平安湛江”建设,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雪亮工程”,深入实施全民禁毒工程;
全面落实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加强综治信访维稳三级平台建设,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着力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扎实推进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近期,要全力做好党的十九大维稳安保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防灾减灾和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六)坚决守住生态环保底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多规合一”,科学布局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切实保护耕地,保护好原生态资源,真正把湛江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深入实施雷州半岛“三大规划”,扎实开展新一轮绿化湛江大行动,构建沿海绿色生态屏障。坚持陆海统筹,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加快推进立法保护湛江湾,科学保护和利用湛江湾海域,以法定规划严格控制保护海岸线和重点旅游开发区域,构建富有魅力的蓝色沿海旅游大走廊。全面落实“河长制”,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持续抓好九洲江——鹤地水库流域和小东江、鉴江、南渡河综合整治,保证全市饮用水安全。全面实施“湾长制”,开展海湾清理整治行动。强化城市水体保护,深入推进主城区河涌水系综合整治,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科学选择主导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对引进项目设置严格的环保门槛,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倡导绿色出行,加大投入使用新能源公交车,争创绿色公交都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东海岛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湛江垦区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坚决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办好湛江的事情,关键在党,根本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市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湛江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根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突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教育功能,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纳入“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长期坚持,形成常态。坚持思想引导和行为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党员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杜绝“七个有之”,切实做到“五个必须”,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宣传、党管媒体,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用互联网思维办好新型主流媒体,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近期,要借助我市参与“魅力中国城”竞演活动的契机,广泛宣传发动,提高湛江知名度,激发全市人民的“湛江情怀”,为湛江加快发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凝心聚力。
(二)打造“在状态、有激情、敢担当、出实效”党员干部队伍。干部队伍是推进湛江各项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风清气正地选用好干部是湛江必须大力营造的政治生态。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完善正向激励机制,既不亏待“老黄牛式”干部,也要注重选拔培养一批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党政一把手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推动干部挂职锻炼、轮岗交流、交叉任职,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出台实施“四个全面”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大力弘扬实干快干作风,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一定要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快速推进,少找办不了的借口,多想能解决的办法,以高效率赢得高速度,以快落实换来快发展。加大治庸治懒力度,从严整治“为官不为”,对因办事拖拉、推诿扯皮而贻误工作的,要严格问责;
对因吃拿卡要、以权谋私而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要坚决查处。贯彻“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对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
(三)开展基层党建规范提质行动。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实行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压实县(市、区)党委抓基层党建的主体责任,强化县(市、区)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深入开展基层党建规范提质行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强化镇(街)党组织抓村(社区)的直接责任,优化镇(街)干部队伍结构,推动镇(街)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基层社会管理上来。加强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两委”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统筹推进机关、国有企业、学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深化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快推进“智慧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深入推进基层治理,持续开展基层腐败、涉农领域职务犯罪、农村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扎实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以基层治理促进基层党建,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四)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确保三个到位”为目标,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推进党建日常工作与纪检工作深度融合。把巡察工作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突出位置,深入开展政治巡察,不断压实“两个责任”。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有关事项报告、干部档案核查及违规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严查基层“微腐败”问题,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以党风政风的持续好转取信于民。坚持标本兼治,积极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促进日常监督落细落实。狠抓纪检队伍建设和纪检机关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强基层纪委规范化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推动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特别是依法履行监督职责、行使重大事项讨论决定权。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政协依照章程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不断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发挥作用,做好民族、宗教、港澳、对台、侨务等工作。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积极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改革,切实增强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同志们,新使命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开创湛江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推荐访问:上报 全会 市委 在市委全会上报告 在市委全会上的报告 在市委全会上的报告2022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8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