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基础教育改革前沿与热点分析3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07 12:45:03

篇一:基础教育改革前沿与热点分析篇二:基础教育改革前沿与热点分析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改革热点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20世纪被誉为是教育改革的时代。一百年来,世界各国在追求国力强盛、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的现代化进程中掀起了此起彼伏的教育改革浪潮。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不断的改革浪潮使世界教育的发展跃升了一个新的台阶。21世纪科技革命的深入使人类正向信息化社会迈进。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尽管我国在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方面与国际进程有一定距离,但我们可以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把个性发展和能力发展同时纳入课程改革的中心视线,采取措施。

  二、立足素质教育,推行基础教育课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形成的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双基”论。但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和知识发展的特点,学校课程的“基础”在不断发展变化,所以,我国学校课程的基础实际上已经由“双基”发展为“三基”和“四基”。

  目前,我国现行课程教材已开始改变过去那种以学科、知识、书本为中心的编写模式,在探索新课程教材改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重大突破:一是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教材在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实行教材编写的多样化,同时根据地方特色,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编写适应当地实际需要的补充教材,从而激发了地方和学校层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使地方教育更具特色;

  二是把反映中国和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及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补充到新教材的内容中,让学生视野进入当代科学技术文化的最前沿;

  三是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以增加活动课的方式培养学生挖掘深层次知识和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四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还应积极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为优秀尖子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三、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中小学学术科目在追求学科体系结构完整性和纯洁性方面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生活和实践的倾向仍然很严重。加强课程与学生生

  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的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特征和新的活力。我国20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但始终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结合“适度”是最难把握的,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四、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向学校教育领域渗透的局面,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使学校教育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我们应该清楚,今天正在变化的信息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把教科书作为圣经一样来进行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资源的选取上,课程研究中古老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被赋予了新的答案。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创造的资源在新的教育知识价值观的引导下,会逐步占据主要地位。

  五、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中小学教育教学。我们认为,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与此相对应,学校教育中的分科和综合都有

  其自身存在的理由。综合和分科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同阶段的课程综合具有不同的意义。可以预料,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行之有效的综合的模式和方法,能排除干扰,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把握好分科和综合的界限并使它们能够相互渗透和补充。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综合。六、课程个性化的趋势。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材施教作为课程编制和教学过程的主要原则,可以说在大部分的时间和情形之中仍然停留在理论原则上。目前的课程改革,个性化依然是我们要坚持追求的目标。但是,应该注意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

  校和特点鲜明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以促进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

  七、课程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竞争促精品的现实需要。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教材采用“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政策,全国范围内有多套义务教育教材正在使用。总结义务教育教材多样化所走过的道路,我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改革必须坚持走多样化的道路,这是确定无疑的正确方针。但是,坚持课程教材的多样化具有三个必要的条件:首先多样化是一个数量增加的概念,就是要发展多种多样的课程教材;

  其次,数量的增加必须和课程教材的差异性结合在一起,即多种多样的课程教材必须是各具特色的,相互之间的编写的风格和适应的对象上都应该具有明显的区分,各自显示出独特性的特征;

  八、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地位,倡导教师成为研究者,依靠教师办教育。

  由于教育经费短缺,有些地方的中小学教师很难按时领到工资,发工资给教师“打白条”的事情并不新鲜;

  且教师工资待遇低,一些提高福利待遇方面的政策把中小学教师排除在外,对中小学教师心理上打击很大;

  再者教师在社会上地位较低,工作压力大等诸多因素,从而造成校长办学难,教师不安心工作,弃教从商从政,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教师既是办学的主要依靠力量,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操作者。我们要积极倡导教师成为教育专业的研究者,彻底改变过去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时偏重于学科知识的更新和学历的提高为主要目的的培养模式。我们可以结合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教师专业化运动高度重视教师作为课程改革者的主体作用,通过大学教育学院教学专家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教学和探讨,调动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在研究教学和开发校本课程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革新,努力把教师培养成为“实践者——学者”型人才。同时,社会各级政府部门在增加教育投入时,不仅要提高学校硬件设施、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还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稳定教师队伍,切实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重的xxxx

  共页职业。

  本文来自

篇三:基础教育改革前沿与热点分析

  

  \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

  (2008至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题

  目

  基础教育改革热点问题分析

  科

  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列专题讲座》

  姓

  名

  马惠远

  专

  业

  学科教学(语文)

  入学年月

  简短评语

  成绩:

  授课教师签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热点问题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目前仍未取得根本的突破。学生负担过重,学习被动,缺乏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现象仍广泛存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有很多,如教育资源分配问题、学生择校问题、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问题、教育公平问题、新课程改革问题等等,下面我主要就新课程改革问题和教育公平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育公平问题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三个方面,只有做到了上述公平,才能有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的公平相对容易做到,但教育质量的公平,即让人人受到较高质量的教育,并使受教育者有同样成功的机会,则较难做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6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但是现在很多单位、企业在招聘人员时,照样排斥女性;很多地方依然有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区别;中西部某些贫困地区青少年学生的辍学率依然很高,达到20%,个别地方达到30%以上。剥夺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的平等权利,实际上是教育领域不公平的一种表现。

  概括地说,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为:

  第一,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城市教育的水平越来越高,农村的教育水平相对越来越低,很多农村学校不仅缺乏基本的教学材料,而且缺乏师资和设备;第二,区域教育之间的不公平。如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教育的不公平,目前东部某些地区和大城市的教育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而西部贫困地区仍未完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第三,学校教育之间的不公平。如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不公平,重点学校一直是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的重点,而非重点学校因政府不重视、投入少而无人问津,教育质量低下;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的不公平,普通学校的学生可以考大学,而职业学校则很少有人能考上大学;第四,优势群体与弱势群体教育的不公平。如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教育的不公平,正常儿童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而特殊儿童很多不能上学;女性教育与男性教育之间的不公平;穷学生与富学生教育之间的不公平,等等。教育领域的不公平,原因很多。在笔者看来,其深层原因主要为:

  (1)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一些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产生与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有关,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未能明确意识到义务教育不是非公共产品,也不是半(准)公共产品,而是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全部承担,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不应让老百姓分担其成本。政府未能尽到应有的职责,让老百姓买了不应该买的单;(2)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很低。近年来经过努力,虽有较大改观,但情况仍不乐观。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进而阻碍着实现教育公平的历史进程;(3)精英教育的影响。精英教育论者认为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点,确保重点,主张将有限的教育资源用于少数的重点院校和少数的精英人物,而对于大多数的一般院校和普通学生却关心甚少。这样,一般院校的教育资源很少,普通民众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多,受教育的程度不高;(4)社会的不公平。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发育阶段,市场经济的不规范拉开了人们收入的差距,不仅是绝对差距,而且相对差距也在拉大。这些社会问题所引发的社会不公,也带来了教育的不公平。同时是社会的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城乡差距明显加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地方农民的收入越来越低,导致他们无法承担子女最基本的教育费用,不得不迫使子女辍学;(5)扭曲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人们在转型时期面临着传统的平均主义与现代竞争中优胜劣汰思想观念的双重障碍。有些人认为,市场经济就要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则,讲究效率,进而将公平与效率对立起来;有些人则认为,计划经济就要平均主义式的公平,进而将公平与平均等同起来。两种扭曲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追求新的教育公平。

  如何才能实现教育公平呢?第一,政府应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政府应该做的也是可以做得到的。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半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这都是应该完全由(如前者)或大半由(如后者)政府所提供的。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受益者虽然主要是个人,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公平,政府是天生的“第一责任人”。谁也不能代替政府,谁也代替不了政府。

  第二,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没有较大的教育投入,教育改革和发展很难进行,教育公平也无法实现。正如前文所述,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严重不足。目前中央要下大决心压缩其他开支,确保201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在这方面,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要与教育部等相关部门进一步统筹规划,通盘考虑。同时,各地方政府也要严格按照《教育法》第55条的规定要求,做到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中央没做到的,中央负责,地方没做到的,地方负责。层层抓落实,一级管一级,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

  第三,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城乡贫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等就学的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世界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一书中强调,坚持平等原则和差异原则是正义的必然要求,平等是正义的第一位的因素,而合理的差异亦是正义的重要构成。但这里的差异应该是由强向弱的倾斜。然而,由于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长期实行的城市偏向政策,当今教育资源多向发达地区、大城市倾斜,这就违背了体现正义的合理差异原则。按照罗尔斯的差异原则,应该是由城市向农村倾斜、由东部向西部倾斜、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倾斜、由富裕人群向贫困人VI倾斜,这样才能体现公平正义。因此,在投入导向上,教育资源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应向处于弱势的地区和人群倾斜,特别是向农村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倾斜,向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倾斜,向残疾儿童倾斜保证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的基本的受义务教育权利。

  第四,政府应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首先,教育部门要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分配教育资源时要遵循平等的原则、对等的原则和补差的原则。改变以往教育资源过于集中投向少数重点中小学和大学的局面。应该努力做到“两个确保”,即确保任何时候国家对于义务教育的投入都要高于对非义务教育的投入,确保任何时候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都要高于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其次,对政府投入较多的重点中小学和大学,要加强财务监管和评估,以防止教育资源浪费。再次,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对民办学校一视同仁,给予资金、政策的支持。如政府的教育资金不足,应出台新的鼓励性政策,鼓励企业、私人投资教育,以解决目前教育供求紧张的矛

  盾。

  第五,要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大力改革现行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和劳动用人等制度,以制度创新促成教育公平。合理的制度可以促成教育公平,不合理的制度将会加大教育的不公平。

  第六,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要尽快修订、完善《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还应考虑制定《农村教育法》、《教育投入法》、《学前教育法》、《高中教育法》、《特殊教育法》、《终身教育法》等,建立健全教育法规体系。

  二、新课程改革问题

  当前基础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应该是课程改革。我认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应当是改革课程结构、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

  “纲要”出台后,进入课改实验的中小学基本上限于按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开设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和选修课整体上没有得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建构主义告诉我们: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必须有学习者积极主动的活动。学习者完成建构还受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结构性经验背景”的影响,所以应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即强调在真实的社会和劳动技术环境中去加深体验。同时,建构主义还主张学习应在合作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具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结合社会、生活、生产实际进行综合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特征。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认为应大力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并把握以下原则:

  1.突出究性学习,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为了学得更好。研究性学习最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征,所以应放在突出的位置。但是如果研究性学习仅仅是从理论到理论,便很难达到建构主义所要求的产生真实而深刻的体验的效果。所以应当把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结合起来进行。

  2.教学内容以任务型为主。应在社会和生活、生产实践中寻找适合的课题作为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观察、调查或亲自操作,获得必须的素材。然后师生共同对素材通过理论的逻辑的分析处理从而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必然引导学生主动去手脑并用地学习探究,从而加深知识理解和拓展知识面,掌握学习、研究方法,培养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3.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体现师生、学生之间的充分合作。从资料的搜集、资源利用到探究步骤和方法都必须由师生共同探讨设计。教师不仅起组织引导作用,而且是参与者。

  4.为活动课提供课时保证。多年来,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学生有限的九年时间里,究竟学什么最有价值?成为本次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在制定新课程标准前,专家组成员首先达成共识,义务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因而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当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任意拔高。而且,义务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因而课程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

  发展。在此基础上,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时代的要求,重新确定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重新界定了新时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如英语的基本能力、信息意识与能力也应成为当代公民必备的素质等。

  在每一门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教材编写上力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适当降低难度,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偏深、偏难的部分,使课程内容呈现出简洁、明了、有条理和新颖的特征。其次,增加了与学生和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部分,使课程内容更加具体、更富有生活气息。如在体育与健康中增加了保健和健美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了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探究性活动等内容。

  未来的中小学课程将出现一种新课程——综合课程,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鲜明特征。

  根据新课程计划,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设置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小学高年级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的一个重要突破。

  设置综合课程,不是增加一门新课程,而是通过综合课程的开设,改变课程观念,推动课程改革,改变单一的学科本位的模式,形成一个包括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在内的新课程体系。无论是综合还是分科,最终目的是使每门学科独特的有价值的东西得到最好的发挥。

  教学过程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按建构主义的观点,现在的课堂教学明显存在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交流不畅,缺乏合作,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等问题;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参与的体验以及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综合体验严重不足。按多元智能理论,现在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统一要求,缺乏个性发展的空间。为此,课堂教学改革应体现以下原则:

  1、情境性。应利用图表、资料、卡片、实验设备、实物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或师生的人物活动等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必要时让学生深入现场,直接操作,加深体验,以激发学生的情绪和思维,使其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

  2、平等互动。建构主义强调的学生主动学习,绝不只看学生是否在教师的指挥下活动,而是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是否主动积极地进行体验和建构。因此,要求教师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走到学生中去,发挥组织引导、调控点拨的作用;不仅允许学生说话,而且提倡师生平等对话,积极互动;不仅体现师生共识,而且体现差异,甚至对立和交锋;不仅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而改变,而且教师及教学过程也在学生的影响下改变。课堂教学目标和程序可以预设,但必须根据课堂活动的实际随时调整。

  3、交流合作。课堂应促进学生之间在学习上合作,整个教学过程要体现师生和生生之间畅通的信息交流。

  4、三维目标。由于学习过程不仅受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而且还受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所以课堂教学目标应是多元的。可以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堂教学过程应围绕三个维度开展,以利于学生进行综合的体验,促进建构的进行。5.个性化。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课堂教学应针对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课程评价改革是推动课程改革最有力的杠杆。这里仅就如何通过课程评价改革推动课程

  结构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谈谈看法。目前课改推进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学校缺乏动力。而评价(包括考试)恰恰最能有力推动学校进行课程改革。评价和考试改革的取向,应促进学校进一步“精选双基”,从而减少统一学科教学的课时,腾出时间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和选修课;应促使学校在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中重视发展个性,自主学习、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以及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应促使学校重视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协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人们回顾本世纪一百年教育的发展,思考把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带入21世纪的时候,发现教育的重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知识是第一位的,发展到能力很重要,发展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而我们的基础教育,关注最多的是知识,中小学教师最关心的、谈论最多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只有很少的教师意识到人的情感、价值观、个性、创造性更重要。这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我们今天的课程、考试评价制度、社会的价值追求造成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决不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求知、开发智力无疑是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但不是唯一任务。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达成的共识。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世界各国都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改革的方向。正因为如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此次课程改革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儿童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合法地位。与此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另外,设置新的课程,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倡导新的课程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

  与此同时,新课程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予以关注。以前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知识的,是死记硬背背会的,还是大量做题练会的,还是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的。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学会的,从试卷上看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导致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而且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是极不一样的。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

  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技术落后,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结构上的重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它表明,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那种把课堂看作唯一受教育的场所,把书本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把教师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生活中、工作中和实践中的学习。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存在着差异,完全用大一统的课程设计和一刀切的要求,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次课程改革妥善处理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既体现国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又为各地发展留有时间和空间。在新课程计划中,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被提到日程,逐步将一部分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地方和学校,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更多的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机会。这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新课程对学校、校长、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教研员和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实质,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尽快适应新课程。

  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访问:基础教育改革前沿与热点分析 热点 教育改革 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461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