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2023文稿起草“立意秘诀”(完整文档)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02 11:36:01

p{margin-top:0pt;margin-bottom:1pt;}p.a{text-align:justified;}p.a3{text-align:center;}span.a3{font-s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文稿起草“立意秘诀”(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文稿起草“立意秘诀”(完整文档)


立意是文稿的精神内核和灵魂,立意是否正确、深刻、新颖是文稿质量的关键。那么,文稿起草怎么确保立意新颖深刻,得到满意的效果呢?

一、高远切忌格局狭小

立意高远,首先站位要高,善于从领导的高度思考问题。登高可以望远,立意高,思路才能打开,看问题才能全面。

一要选好立场角度。文稿的高度取决于我们对于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分析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机关文稿写作要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人民的位置、发展的角度进行构思和表达。如果起草单方面工作的文稿,只从该工作的角度,就会导致视野不够开阔、思路狭窄,而且总是拎不起来,思想观点缺乏应有的高度。只有把该项工作融入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从党的大政方针来看待,从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来看待,才能保证文稿有高度、有格局,让写作的路子越走越宽。对此,一方面要增强大局意识,熟悉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关注当前的重大热点问题;另一方面要养成从全局的高度看问题的思维习惯。如此,确保文稿的高度也就简便可行。

二要注重日常积累。善于吃透“两头”,把功夫下在对中央精神、领导意图的理解和对本系统工作情况的熟悉上。把握中央精神,就要认真学习中央有关文件,学习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不能发生偏差。理解领导意图,平常就得“熟悉角色”,凡领导了解的大事都要了解,领导考虑的重要问题都要考虑。要细心留意领导在不同场合的讲话,认真分析领导对一些问题的批示,悉心研究领导撰写的重要文章。特别是要认真研究领导在会议上的脱稿讲话、调研时的即席讲话等,捕捉其思想“火花”,找出最有价值、最有新意的见解。事实证明,领导思想“闪光点”使用得恰当,就能成为文稿的点睛之笔,表现主题的最佳之处。掌握下边情况,要充分利用到基层调研、座谈等方式,注意收集典型事例和说明道理的数据,也就是要有一些思想、信息和资料的储备。只有吃透了“两头”,对平时的工作情况心中有数,才能在起草文稿时信手拈来,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写出高质量的文稿,不至于措手不及,仓促应付。

三要注重广泛阅读。“观千剑而后识器”。对各个方面的工作有所了解、有所熟悉,对于写好机关文稿的重要性是绝对不可低估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跳出圈外”来审视自己的工作,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但广泛阅读不是随意而读、泛泛而读,而是紧密结合文稿服务需要和特点博观约取、咀精取萃,扎扎实实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例如,阅读政策文献,能够使我们较快地系统掌握党的重点工作发展演变的历史背景、变化进程、主要措施及成效等,对党的重点工作形成清醒、系统的认识,从而在文稿起草中能够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增强文稿的历史感和厚重感;反复研读党的当代理论经典著作,把握理论体系、吃透精髓要义、掌握规范表述,在文稿起草中正确引用,能够提高文稿的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增强文稿的时代感和针对性。

二、深刻切忌分散浅薄

文章立意有张力有深度,关键在于在于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孟子·告子上》篇写道:“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古人戴师初曾说凡是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只有将那些没有经过深思的陈词俗套全部抛开,经过反复思考,才能得到精彩、独到的旨意。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前提是对问题要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就是要分析,要层层深入,气势绵绵,引人入胜,使读者深受启发。

一要善用辩证思维。机关文稿不以长短论优劣,而以思想观点见高低。好文章必定是眼光独到、观点鲜明、发人深省的文章。同一个题目,相同的材料,不同的人写作,面目可能大相径庭。原因何在?表面看来,只是作者运用材料的不同,而实际上则是作者思维方法的差别。机关文稿起草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而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涉及很多思维方法和思维规律,学习哲学无疑对于机关文稿起草具有很大帮助。因此,有的人提出机关文稿写作要体现哲学思维方法,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当然,在这方面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在机关文稿写作中始终进行辩证思维,善于运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以及认识论、社会发展论等一些基本原理,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现实工作、思考对策建议、解决实际问题,让文稿反映真实情况、揭示事物规律、体现群众要求、贯彻中央精神,从而增强文稿的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达到应有的深度。

二要强化分析归纳。对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我们要进行理性思考。因为我们看到的现象,其中有的是真相,有的却是假象。只有把感性上升为理性,才能深化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毛主席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也不是。关键是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分析归纳能力,进行由表入里、由此及彼、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分析,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及时发现和准确把握深层次、预警性、前瞻性信息,努力揭示客观事物的相互联系、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此可通过三种途径加以锤炼:一是多领会。比如召开党委常委会研究问题时,主要领导往往会在会议结束时做总结讲话,这个讲话一般都是在集中其他领导智慧基础上形成的。在做记录时,要认真研究领导怎么把握主次、怎么进行概况的,从中学会正确的归纳方法。二是多揣摩。善于通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和把握本质,并从大量的、个别事物中找出规律,这样写出的材料才能体现出综合性,做到有高度、有深度。三是多请教。实际工作中,一些综合性的重头材料通常都由文字能力强的同志来完成,对新手来说,多请教、常参考是提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捷径。

三要全面占有材料。没有材料的写作就好比是无米之炊。无论是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还是“一府两院”工作报告,都要全面客观地反映年度工作情况和思路要求,在写作时都必须全面地占有材料。重要工作会议上的主题讲话稿,在写作之前同样要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并占有材料,这是讲话稿写作的重要基础。收集材料要靠平时积累。工作报告也好,讲话稿也罢,都不是现成材料的简单剪辑,收集材料之后、动笔写作之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阅读、消化材料,必须下足功夫。材料不论长短,都要读懂、读通、读透,明确其要害关键,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实际效果,哪些是创新之举,都要烂熟于胸,为下一步构思写作奠定基础。实际上阅读的时候就要考虑写作。如果材料不仅充分占有,而且认真消化吸收,则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做到融会贯通,从而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增强文稿的广度。

三、新颖切忌落于俗套

立意新,文稿才能有生命,才有意义和价值,否则人云亦云,满眼都是陈旧观点和陈词滥调,就会让人生厌,看文章的过程就是受罪,就是灾难。如何能够做到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

第一种是在观点上匠心独具。要选取新角度,找准新的切入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事物、每个现象都有各自的不同特点,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敢于打破常规思维、惯性思维,别出心裁,另辟蹊径,甚至反弹琵琶,突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意向和独具慧眼、法眼的新观点,写出“亏他想得出来”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既可以是对政策观点的新阐述新见解,也可以是对新形势新情况的深入浅出的分析。有时,思路不一定苛求完整、具体,只要方向正确,有助于凝聚人心和力量,即使宏观些,也可以接受。方案不一定苛求精准、周密,只要针对性强,有新理念新措施新办法,有利于问题解决,即便程序性不强,也可以采用。

第二种是在思路上别开生面。要有超前思维,领会新思想,紧跟新形势,掌握新材料,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掌握新情况、新问题,主动做一些调查研究,主动提炼出一些新思想、新观点。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央最新精神学深吃透,并始终立于时代潮头,密切关注和跟踪掌握国内外有关情况的最新动态。要学会从大量的、零散的、孤立的、看似不相联系的事情和现象中发现其内在的联系,从而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论断。尤其是部署工作的讲话和出台新文件,能不能提出新举措,有没有新提法,有没有针对性强的新要求。

第三种是在角度上独辟蹊径。即便是老话题,也要旧料新用,老话新讲,可用独特的角度,采用比较、历史和辩证的分析方法,换个视角,也会写出新意。《长恨歌》中用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情感写得缠绵悱恻,惊天动地。而李商隐《马嵬》中却换了一个角度,可怜四纪为天子,不及邻家有莫愁,则哀叹唐明皇与杨贵妃不能像普通老百姓一样幸福终老。至清代诗人袁枚笔下的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则一下子把人们的注意力拉到受尽赋税徭役之苦的民间夫妻上,对帝王的情感不屑一顾。当然,起草文稿的求“新”,绝不是为了标新立异,需要重申已部署工作时,就要讲得直白明确;需要阐述已有政策时,就要写得准确客观,绝不能为“新”而“新”。要克服心理上的惰性,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特别是要摒弃空话套话和陈词滥调,多用新词多讲新话,使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令听众耳目一新,实现文字表述的升级换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不同所观察的即使是同一对象,结论也可能大相径庭。对同一历史事件,换个角度,新意顿出。立意时若一味沿着写作惯性,驾轻就熟的盲从于大众习以为常的角度,老生常谈、毫无创见地说一些套话,就引不起受众的兴趣,也就不能很好地将党的方针政策和领导意图贯彻下去。但要强调的是,立意出新,不等于哗众取宠、奇谈怪论、花样翻新,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四、接地气切忌泛泛空谈

公文和一般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不同,重在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实践,推进工作。文稿起草者不能只宅在书斋里和利用互联网来出思路、定调子,而要主动经常走向社会,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熟悉社情民意和人情世故,丰富生活阅历;加强实践锻炼,通过交流任职或短期挂职,了解地方和基层工作,丰富工作经历。有了在广阔天地中切实而生动鲜活的感受和原生态的体验,文稿立意才会少一些“书生气”,多一点“乡土气”,才不是好看不中用的水中月、镜中花和毫无根基的空中楼阁。

要深入基层,把各种实际情况和主要问题的症结所在摸清楚,把困难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搞清楚,为文稿立意提供源头活水、不竭资源。要敢于讲真话、讲困难、讲危机,把老百姓的心里话、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以及解决的思路、设想,大胆地、原汁原味地反映给领导。要大胆设想;别人绕着走的苦活、累活,要抢着干;别人推诿扯皮、不敢担当的,要勇挑重担,敢于作为,敢于负责。当历经人生百态、尝遍百般滋味后,文稿的立意似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这里讲的材料的高度,说的是要符合不同层次领导的身份。在平时写材料的过程中,一些同志为了追求材料的高度,一味地拔高再拔高,认为话讲的越大就越有高度。因此,不管这项工作的本质是什么、作用有多大、意义有多深,动不动就讲要充分认识其时代意义,要充分认识到其极端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到其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有些工作本来是例行性工作,却强调说是当前的首要任务、第一位的政治任务等等。这样写看似站得很高,听起来激动人心,但实际上大话、空话、套话一大堆,效果肯定不好。因此,提高文章的理论层次,追求材料的高度,不是拿几句口号吓唬人,更不是讲几句大话、唱几句高调,而是应当把道理讲得更实在,讲得更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讲得更容易让大家形成共识,那才是真正的高度。当然,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要求每一篇文稿的立意都达到以上标准,不太容易,但这应作为广大起草者的努力方向。

推荐访问:立意 文稿 起草 文稿起草“立意秘诀”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369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