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文档网!

【发改规划】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范文推荐)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5-17 13:09:01

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宾县全域列入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宾西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市委市政府提出依托“一区两镇”(即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宾西镇、阿城区蜚克图镇)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改规划】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发改规划】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范文推荐)


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宾县全域列入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宾西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市委市政府提出依托“一区两镇”(即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宾西镇、阿城区蜚克图镇)建设“哈东新城”的战略构想,为宾县承载哈尔滨市人口和产业转移、实现县域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为宾县融入哈尔滨大都市圈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因此,科学编制和实施《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我县如何面对新形势,抢抓新机遇,深入实施“强区、连线、扩城、兴带”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服务现代化进程,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纲要》是结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省市“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思路、发展重点以及县情实际编制而成的,是“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和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发展环境,宾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扩大内需的历史性机遇,以增加财政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招商引资和开发区建设为重点,突出大项目牵动作用,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跨入全省“十强县”行列。 

(一)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末期,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46.9亿元,年均增长15.9%,超出“十一五”规划目标1.4个百分点;人均GDP实现3380美元,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3000美元的目标;财政收入实现8亿元,年均增长30.7%,超出“十一五”规划目标12.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0.4亿元,年均增长17.7%,超出“十一五”规划目标7.7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年均增长40.5%,是“十一五”规划目标的3.3倍。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末期下降22%。“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宾县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建设步伐最大、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

(二)三次产业竞相发展。“十一五”期间,农业经济稳步提高,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发展内涵日臻丰富。粮食总产量实现17.5亿斤,畜牧、果蔬、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初具规模。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日益壮大,生物医药、光电、焊接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支撑了全县工业快速发展。餐饮、娱乐、交通等传统服务业实现规模经营,物流、生态旅游、金融、商业连锁、保险、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预计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28.9亿元、47.5亿元、70.5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6.4%、16.6%、21.5%。 

(三)城镇建设逐步完善。大力实施“扩城”战略,累计开发商住面积160万平方米,大地花园、迎宾尚城、迎宾怡园等宜居小区初具规模,城镇化率达到34%。利民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重点建设了宾州镇集中供热、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城镇供水等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改造城镇主次干道176条,并对29条主干道进行绿化和亮化。宾西镇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总开发面积32万平方米,全部接入集中供热。客运站投入试运行。道路、给排水、电力、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提升了开发区配套服务功能。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相继建成了体育场、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广场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广电事业稳步发展,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新建县医院外科综合楼和宁远卫生院,改造宾安卫生院,增配了各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初步建成了县、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网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高。妇幼保健事业健康发展,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8‰以内,新建了胜利镇等6个乡级计划生育中心服务站。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毛入学率均达到100%;辍学率小学和初中分别控制在1%和3%以内;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和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分别达到100%和9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81.7%。引进建成昆仑旅游学院、黑龙江农垦职业技术学院,启动省级高等教育示范高中建设,维修、改造和新建学校项目165个,总面积119572平方米,全县小学和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分别为7.76平方米和7.15平方米。累计安置就业7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下。均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五)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预计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1311元,年均增长12.2%,超出“十一五”规划目标5.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812元,年均增长16.2%,超出“十一五”规划目标5.6个百分点。五年来,累计以“一折通”方式兑现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1286万元、奖励扶助金224.9万元、特别扶助金41.9万元,有11.4万个计划生育家庭受益。全县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92万人,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分别达到20460人、91296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员33.4万人,参合率达到98%。城乡居民的吃、穿、住、用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生存环境、文化生活都有较大改善,城乡治安平稳,人民安居乐业。 

(六)招商引资成果进一步扩大。“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引进项目184个,其中产业项目108个,总部经济项目7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17亿元,达产后,预计年实现产值622亿元,税金38亿元。 

(七)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加快职能转变和民主法制建设进程,政府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增强。深入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完善了社会听证、公示等制度。加强了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完成了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急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宾县被评为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县。实行政风行风评议,强化财政、审计监管,促进了政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十一五”期间,全县社会生产力、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总量仍需壮大,主导产业规模质量效益不明显;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旅游资源整合力度需要加大,城镇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人民生产生活条件需要完善;深层次矛盾化解力度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有待于提升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在“十二五”期间加以解决。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县具备良好的发展环境,经济社会将处于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一是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新的科技革命浪潮迅速兴起,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有利于我们更大范围地利用国际资本、资源、技术和市场。 

二是从国内环境看,“十二五”既是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全面提升的过渡时期,也是中国经济初步实现增长动力切换的关键五年。国家将继续加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政策扶持力度,为我县争取项目和资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三是从自身条件看,宾西开发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宾县全域面积列为全省主体功能区的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市委、市政府依托“一区两镇”建设哈东新城,为宾县融入哈尔滨大都市经济圈,承载大规模人口及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移带来历史性机遇;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支持哈东新城建设的若干意见》,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享有国家级开发区优惠政策、市级经济建设管理权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和“哈大齐工业走廊” 

“5+1”重点区的优惠政策等多重政策支持,为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而且多年来,全县上下思想统一,精神振奋,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劲头十足,广大干部群众期盼发展的愿望正在转化为促进发展的行动,形成了共图振兴的良好氛围。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发展布局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强县”战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坚持“大区域谋划、大项目带动、大产业支撑”和“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强区、连线、扩城、兴带”战略,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低碳经济平台,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发展定位 

未来五年,将是我县空间扩张、产业聚集加速期,人流、物流、资金流将迅速加大,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快速提高,以构建“经济实力强大、区域环境优美、统筹城乡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的哈东新城为引领,加快发展宾州镇至蜚克图镇哈同公路经济带,全面推进宾州镇城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力推进“强区、连线、扩城、兴带”发展战略,把宾县建成东北地区对俄出口贸易重要基地、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哈尔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基地。 

──“强区”,发展壮大国家级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群,集约利用土地,增强科技含量,提升质量效益,使开发区成为哈东地区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拉动哈尔滨产业向高能级转变的“新极核”。 

──“连线”,整合全县旅游资源,以具备接待能力的景区为依托,打造延伸现代旅游新干线。以点连线,“点”上提档升级,形成品牌,“线”上贯通乡镇,做活做精,拉动辐射相关产业,构筑旅游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大格局。 

──“扩城”,拉伸城镇框架,扩大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营造宜居环境,加快城镇化进程,打造哈东地区生态宜居型城市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先行示范区。 

──“兴带”,大力发展哈东新城至宾州镇哈同公路沿线现代农业展示带,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建设步伐。 

三、发展布局 

“十二五”期间,产业布局分工业产业区、农业产业区和服务产业区。 

━━工业产业区:重点分布在哈东新城。以高新技术为统领,打造对俄贸易出口加工产业园、先进制造产业园、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等六个园区。 

━━农业产业区:除宾西镇全域、宾州镇至宾西镇哈同公路南北各延伸1公里外,重点发展玉米、大豆、水稻等主粮生产和油豆角、双孢菇、蓝莓、烤烟、蔬菜等特色农业。 

━━服务产业区:哈东新城生活区、哈东新城至宾州镇哈同公路沿线、各乡镇所在地(宾西镇除外)和二龙山、长寿山、香炉山、大顶山、双凤山等旅游区。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生活性服务和生态旅游。

四、发展目标 

2011年,财政总收入力争迈进10亿元门槛;到2013年,宾县发展速度、发展态势争创全省一流,位于全省“十强县”的前排座;到2015年,完成结构调整、转变方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实现工业园区化、旅游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城镇化、医疗卫生教育保障化、配套服务体系专业化。 

──经济发展目标 

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3年突破200亿元;到2015年力争突破300亿元,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2011年力争突破10亿元,2015年达到25亿元。 

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突破6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4%以上,到2015年突破3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以上,占第二产业增加值90%以上。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其中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稳定在6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以上。2013年突破200亿元,2015年突破380亿元。 

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人民生活目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超过27平方米。 

到2015年,农村住房砖瓦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 

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0%以上。 

──公共服务目标 

到2015年,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 

到2015年,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 

到2015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 

到2015年,城镇人口失业登记率控制在4%以内。 

到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98%以上。 

──资源环境目标 

到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31.7%以上。 

到2015年,县城绿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 

到2015年,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100%。 

到2015年,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到2015年,城镇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数达到全年的90%。 

第三章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注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品质效益提升,大力发展规模农业、基地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加工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到201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71.9亿元,年均增长7%。耕地保有量保持在240万亩以上。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着重改造和新建一批蓄水及水利灌溉工程,大力推进三道岗水库、朝阳水库、满井先锋灌区、关门咀子水库、马鞍山水库、新甸玉泉灌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对全县保护千亩以上的堤段和重要的乡村堤岸进行加固,提高防洪能力。 

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一)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以玉米、大豆等品种为主,重点规划建设全县粮食主产区和优质粮食生产带,建设优质高效的粮食产业,年均粮食产量稳定在17亿斤。 

根据全县积温带和地形、地貌,将粮食产能分为中、西部种植区和东北部、东部、南部种植区。中、西部种植区常年活动积温2700度以上,耕地面积180万亩以上,年降水量550-600毫米,土壤较肥沃、平整,适宜发展高产玉米,适当发展优质大豆。东北部、东部、南部种植区主要是半山区、沿江地区为主,常年活动积温2350-2700度,耕地面积70万亩左右,年降水量570-600毫米,土壤肥沃、降水较充足,适于发展大豆生产,适当发展优质玉米。 

(二)深入实施菜篮子工程。以建设全市绿色农业示范区为目标,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发展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园区,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步入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稳定增收、市民得到实惠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满足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以宾州镇为核心,辐射宾安、永和、胜利、鸟河等乡镇建设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规划建设760栋日光温室、1990栋结构大棚、6700亩露地菜。

(三)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规划以永和乡为重点发展油豆角种植,规划面积达到5000亩;以鸟河乡为重点发展双孢菇种植,规划面积达到5000亩;以常安镇、宁远镇为重点发展烤烟种植,规划面积达到5.5万亩;以宾安镇、胜利镇、永和乡为重点,发展毛葱、大蒜、大白菜,规划种植面积1万亩;以宁远镇、常安镇为重点,发展地产果,规划面积达到12万亩,年产量超过6万吨;以宾州镇、宾西镇为重点发展“三莓”种植,规划种植面积2万亩。 

三、促进畜牧业规模发展 

以宾州镇、鸟河乡、满井镇、常安镇、宁远镇、新甸镇、宾安镇、永和乡等为重点建设肉牛、生猪、家禽规模化养殖基地,发展畜牧标准化养殖。到2015年,新建肉牛规模化养殖场78个,生猪规模化养殖场38个,家禽规模化养殖场25个,促进农民增收。 

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推广先进农业机械和新技术应用,重点提高大型农机具、连片深松整地作业和农作物机械收获比重。到2015年,新增大中型拖拉机380台,保有量达到731台(套),实现每3000亩耕地配备一台大型拖拉机;大型机具增加950台,保有量达到2481台;收获机械保有量达到481台、水稻插秧机保有量达到385台。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初步实现全程机械化,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 

五、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完善流转办法,保障农民对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改革农村集体土地征地制度,探索采取社会保险、使用权入股、租赁使用等方式,多渠道安置失地农民就业,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和基本生活。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推广小额信贷和农户联保贷款。落实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实行涉及农村负担事件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税费改革相应配套措施,逐步化解镇村两级债务,培育乡村财源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第四章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以建设哈东新城为引领,以调结构、转方式、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创建以园区为载体、大企业集团为龙头、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优化主导产业,培育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加快实现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与哈尔滨大都市经济圈相适应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使我县大产业的影响力、大园区的承载力、大企业的牵动力、大项目的支撑力明显提高。到2015年,预计工业项目投资达200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610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115.6亿元。 

一、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集群发展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立足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和集群发展。重点培育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的先进制造、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及医药等五大主导产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工业产业航母集群。 

──先进制造产业。整合轻工及机械行业优势资源,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博发电站、嘉奇齿轮、中捷彩钢、众荣机械等项目为牵动,重点培育机械加工产业集群。到2015年,力争引进项目30个,实现产值50亿元。 

──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依托宾西牛业、宾西肉业、禹王集团、吉庆豆业和高泰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挥肉牛、生猪、高油脂高蛋白A级大豆、果蔬菜等丰富的绿色农副产品资源优势,重点引进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项目,形成一业落地、多业兴旺的发展新格局。到2015年,力争引进项目40个,实现产值60亿元。 

──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生物质能、核能、沼气发电、秸秆气化、风电和太阳能等产业,加强洁净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建成风、光、电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到2015年,力争引进项目20个,实现产值50亿元。 

──新材料产业。以宾州水泥、布鲁克新型墙材、远东木业实木地板等项目为牵动,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饰装修材料、新式环保家具、环保节能厨卫用具、照明灯具等新型功能材料及以大规格中空型材、管材为重点的先进结构材料。力争建设一批新材料骨干企业。到2015年,力争引进项目10个,实现产值30亿元。 

──医药产业。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移有利契机,重点引进以抗感染药物为主、以粉针剂、胶囊剂和片剂为最终效益的大型综合医药企业,建设医药产业园。到2015年,力争引进项目10个,实现产值50亿元,建成黑龙江省抗生素类医药产业基地。 

二、着力做大做强核心企业 

以提高企业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集中力量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强力推进有条件的企业上市。 

──LED光电产业园。以奥瑞德光电基础材料基地为依托,培育光电产品上下游企业,重点引进国际知名外延片生产企业、战略投资机构,形成技术研发基地和LED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到2015年,力争引进LED光电产业项目40个,实现产值105亿元。 

──焊接产业园。依托哈尔滨焊接研究所雄厚的技术力量、广泛的信息资源以及哈市成熟的数控切割配套产业基础,以四海集团为龙头,筑巢引凤,面向全国重点引进焊丝、焊接设备、焊接材料等关联度强的大项目,打造黑龙江省焊接产业聚集地。到2015年,力争引进项目20个,实现产值30亿元。 

──大成玉米产业园。大力扶持大成玉米深加工项目向纵深发展,做精做细做强产业链条,建成东北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园区。到2015年,预计实现年加工玉米200万吨能力,年产值达到60亿元。 

三、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在生物工程、电子信息、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信息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探索发展纳米材料与技术、超导材料与技术、新型化工材料、生物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新兴产业。到2015年,力争引进项目25个,实现产值52亿元。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0%以上。 

第五章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原则,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大力发展金融、旅游、商贸流通、休闲娱乐、房地产、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社区服务和民营中小企业总部经济等新型服务业,扩大第三产业规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力争将宾县建成哈东地区重要的旅游中心、物流中心和最适宜人居的环境友好型城市。到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26.8亿元,年均增长12.5%。 

一、积极发展金融业 

推动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促进银企合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鼓励和引导县内外战略投资者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健全财产和人身保险市场体系,发展保险新品种,延伸农村保险市场;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推进乡镇ATM机建设;引导商业贷款向三农、民营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县域支柱产业和消费领域倾斜。 

二、发展壮大旅游业 

做好各旅游景区景点控详规划,加快推进香炉山、长寿山、大顶山、高丽帽子山、花乐山、双凤山等生态旅游区景点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以二龙山大、小马家屯为试点,大力推进乡村旅馆、乡村酒吧、乡村采摘、乡村广场、啤酒广场等富有文化韵味、展示民俗风情、体现自然生态、提供消费服务的乡村旅游项目,积极创建全国优秀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宣扬地域文化特色,提高宾县外向度和影响力。力争到2015年,年接待游客能力达到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亿元。 

三、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 

按照“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的发展思路,着力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仓储超市、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流通业。依托交通便捷和通信发达优势,积极引进和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加快建立城镇、企业等多层次布局合理、物畅其流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规划建设高泰食品、宾西牛业冷链物流,鑫玛集团、宇龙物流、盛兴达物流等现代物流项目;推进农贸、建材、旧货交易、装璜、小五金和粮食仓储等经贸流通项目建设。积极推广“万村千户”农村市场工程建设,建成乡村生活消费品连锁网点。 

四、加快发展休闲娱乐业 

建成适应城乡快速发展的购物、餐饮、宾馆、保健、运动健身、农家乐等休闲娱乐业,形成吃、穿、住、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消费环境。到2015年,休闲娱乐业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 

(一)餐饮住宿休闲。进一步创新餐饮住宿发展理念,增强餐饮住宿业的整体竞争力。重点做好地方特色菜肴开发推介,实现“一店一品”,培育扶持龙头企业,推行连锁经营,规划建设特色餐饮一条街。到2015年,全县餐饮服务机构发展到500家,年营业收入达到5亿元。 

(二)文化体育休闲。充分挖掘文化休闲潜力,鼓励开展多种形式文化休闲活动。重点完善宾县体育运动场基础设施和乡镇文化广场建设;规划建设县级博物馆、影剧院、二龙山艺术村,构建宾县历史文化名城。到2015年,建成覆盖城乡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体系,确保县城和乡镇都建有一个全民健身活动场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和全民健身需求。 

(三)农家乐休闲。依托大、小马家屯,建设绿色环保生态农家饭庄,开发耕地认领、农家旅馆等游乐项目,形成宾县休闲旅游新特色。 

五、加快发展房地产业 

坚持宏观调控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以实施棚户区、旧城区改造为抓手,建设一批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商品住宅,拉动建筑业、建材业、物业等相关行业发展。规划以县城为中心,以哈东新城为重点,以哈同公路沿线为轴线建设房地产项目集聚区,优化人居环境。探索发展工业地产。发展房地产交易流通服务体系,培育住房建设、维修、管理服务市场,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到2015年,住宅建设竣工总规模达300万平方米,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7平方米以上。 

六、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 

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建立一批从事产权转让、资产评估、法律服务、要素流动、破产与清算和就业服务的中介组织;鼓励发展建筑设计、装饰工艺、项目咨询、广告策划等创意商务;组建一批从事信息咨询、工程监理、房地产咨询评估经纪、环境影响评价、地震监测评估的中介服务组织。 

七、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重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提高经济核心竞争力。建立多种形式、多种所有制、多层次技术开发经营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到2015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达45%以上,年开发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超过50项。 

八、大力推进人才强县战略 

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选拔任用、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打造人才流动“绿色通道”;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切实保障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九、强化社区服务 

加速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发展壮大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队伍, 开展各种便民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到2015年,城镇建成20个社区服务中心。 

第六章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协调发展,形成特色突出的城镇群体。 

一、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以提高人民生活和居住水平为目的,以扩张县城和建设哈东新城为主体,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拓展城镇发展空间。 

──以县城为核心,继续推进“扩城”战略,向北重点发展哈佳铁路宾州站配套设施建设,向东搞好哈同公路两侧开发,向西向南打造人居乐园,城中搞好旧城改造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以哈同公路宾州至蜚克图沿线为轴,集中发展轴线附近的小城镇建设。以哈佳铁路胜利站为中心,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以创建经济综合示范镇为契机,着力发展宁远、常安、三宝等乡镇的绿色经济和特色农 业经济,实现镇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优势互补,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 

──以实施农村泥草房改造为契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坚持群众自愿,分类实施,重点推进的原则,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农民建设新农居,改善居住条件。 

二、构建城乡交通网络 

着力构筑大通道、建设大动脉、疏通微循环,加快形成公路、水运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干线公路:进一步完善我县公路主骨架,提升宾州镇、宾西镇、胜利镇周边的路网功能,构建中心城镇与周边乡镇相连接及辐射周边县份的交通运输路网,县级干线公路达到三级公路技术标准。 

农村公路:继续实施农村路网工程,农村通屯公路实现全覆盖,乡村公路达到四级公路技术标准,使公路通达性、技术等级、公路抗灾能力明显提高。 

水运:提高新甸码头航运能力,新建大顶山航道专用码头、库场及附属设施,发展江海联运,将运输触角向俄罗斯、日本等周边国家延伸,加快水路货物运输的发展步伐。 

铁路:借助哈佳铁路在宾县境内设宾州镇、宾西镇、胜利镇三个站点的契机,建设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快速通道,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优越条件。加快宾西铁路货运站建设,提高货运能力。 

三、彰显城镇文化底蕴 

打造城镇亮点,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现代建筑与历史遗迹有机结合,有选择地在以哲公园、迎宾路、上海花园、迎宾怡园、迎宾尚城等地段兴建一批文化底蕴深厚、体现小城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在迎宾路主干道和宾州河沿河风光带实行美化工程。加快市政设施建设及生态园林建设,搞好城区街道和各单位绿化改造,大力推进园林式单位、园林式社区、园林式家园建设。 

四、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启动宾州镇第二饮用水源工程,扩大开发区供水能力;加快推进建制镇供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2015年,实现全县城乡安全卫生饮用水全覆盖。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建设,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生活环境和生态质量。完成城乡电网改造,保证全县生产生活需要。强制管线入地工程建设,对新建的强、弱电管线均采取一次性入地埋设,对旧城区的架空管线全部入地埋设到位。推进《宾县城镇燃气专项规划》,近期实现管道燃气供气2万户,新建6座汽车燃气加气站、8座液化气站;远期实现管道燃气供气5万户,新建15座汽车燃气加气站、7座液化气站。 

五、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哈东新城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重点完成县城15平方公里控详规划,严格按照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搞活城市经营。探索“以资源换资金、以市场换投入”模式,把城镇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和路桥冠名权、广告经营权等无形资产推向市场。通过政府引导,逐步对城市、道路、桥梁、公交、给水、排水、供气等市政工程和公共事业设施实行产业经营,对城镇存量土地、公共设施实行有偿开发,盘活存量资产。完善城镇管理体制,推进城镇综合执法,突出整治脏、乱、差等问题,提高城镇居民综合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构建良好的卫生、交通和市场秩序,树立整洁、通畅、文明、有序的城市形象。

第七章 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现资源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努力构建绿色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到2015年,全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所有水系水质、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控制标准,把宾县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县份。 

一、加强环境保护 

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水资源,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努力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一)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大松花江流域宾县段、宾州河流域、二龙山流域、宁远太平山、枷板河流域等县域内重点河流治理力度;采取植树造林、种草、修建洪水拦截沟、土地耕保、工程护坡等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二)加强森林生态资源及地质环境保护。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工作,建立各种预警、监测体系,提高森林灾害防御能力;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综合治理力度及地质勘查、地灾易发区治理及地质公园能力建设,保护好地质环境。 

(三)加强城乡综合环境治理。抓好城镇建筑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业油烟、噪声污染防治、清洁能源推广及扰民个体工商户搬迁工作,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县建设进程。 

(四)加强饮用水源治理。制定实施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重点做好二龙山水库治理,禁止向二龙湖内排放污水及从事污染水体活动,保护城镇饮用水源安全。抓好农村饮用水质保护工作,禁止在饮用水源附近从事污染水体、水系等活动。 

二、加强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 

(一)做好土地规划实施管理。建立土地总体规划实施监督体系,做好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科学编制土地储备计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二)加快培育土地市场。大力推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培育和发展土地市场,保障政府对土地市场的高度垄断和有效调控。推行招标、拍卖、挂牌等土地出让方式,逐步建立供给引导需求的用地机制。 

(三)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政府对土地用途监管,完成全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做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保障大项目建设及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建立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制度,实现土地资源“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认,进一步推进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登记发证。完善征地制度,切实保护国家、集体、农民和用地单位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力度,严肃查处违法案件,不越红线,使土地管理符合国家要求,满足县域经济发展需求。 

三、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效益型工业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扶持发展资源回收再生产企业,建立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循环。 

(一)发展再生能源产业。以风力发电为重点,建设大顶山、大个岭、大泉子等风电场。到2015年,装机容量达到138.6万千瓦、发电量达到16.84亿千瓦时;加快建设宾州水泥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到2012年,2条9万千瓦发电生产线投入运营;推进宾州镇、宾西镇热电联产工程建设,到2015年实现发电12.6亿千瓦时能力。探索发展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核能等新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水平。 

(二)加大城乡沼气综合利用。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到2015年,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建设户用沼气池、中型沼气池、大型沼气池和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面貌,加快循环经济发展,逐步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 

(三)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依法加强对重点耗能和重点排污企业监督检查,积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推进清洁生产。基本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工业经济体系。

第八章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 

一、积极发展教育事业 

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发展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健全并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巩固与提高“两基”成果;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抓好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发展特殊教育和省级示范性高中、市级示范性高中建设;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快资源整合;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消除危房校舍;提高教育技术装备水平,新建多媒体教室和增配电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到2015年,小学入学率继续保持1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高中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加固校舍46400平方米,新建校舍76600平方米,信息技术覆盖率达到90%。 

二、稳步发展广电事业 

深化广电体制改革,到2015年,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建设,全面实现广播电台、电视台采编播设备数字化、网络化,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 

三、提高卫生服务水平 

(一)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建设覆盖全县的医疗卫生体系。建成县人民医院外科综合楼、县中医院综合楼,新建卫生监督所和结核病防治所、县保健院住院处、精神病防治院、乡村医生培训中心和牙病防治所,改造扩建糖坊、宾西、胜利中心乡镇卫生院,新建哈东新城二级医院和医疗服务设施落后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143个村级卫生所和78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三)完善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积极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加强对艾滋病、结核病的防护和对钩体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治。到2015年,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比2010年下降10%,传染病死亡率下降30%,婴儿死亡率下降8%,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十万分之15.26,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以上。 

四、发展壮大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 

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提高符合政策生育率,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改善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实现全覆盖。新建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和11个乡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五、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建设 

(一)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到2015年,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100%,养老保险覆盖面和生育保险覆盖面达到95%以上,失业保险覆盖面达到90%,工伤保险覆盖面达到85%,农民新农合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 

(二)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有计划地提高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积极推进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实现以保障住院费用为主向保障门诊多发病、常见病费用延伸。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补助比例和工伤保险待遇。 

(三)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推进城乡低保工作,提高保障水平,做到应保尽保;加强灾民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等工作;建立稳定的供养资金来源渠道,完善政府供养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分散供养机制,保证城乡孤老、孤残、孤儿等贫困人群基本生活。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切实改善困难群体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库区移民扶持力度,共享发展成果。 

(四)加强老幼妇工作。发展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老年人服务体系和方便老年人生活的老龄服务产业体系,积极推进敬老院整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实施《宾县妇女发展规划》和《宾县儿童发展规划》,提高妇女、儿童社会化维权能力,为妇女、儿童多办实事和好事。 

(五)完善就业保障体系。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就业服务信息化。发挥县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牵动作用,建立覆盖全县城乡的劳动力市场网络。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引导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加快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步伐。发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作用,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职业技能培训与创业培训结合,提高培训后的就业成功率。将集体协商工资分配、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作为三方协商会议的重点,积极探索建立并完善三方协商会议制度,提高集体合同质量;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规范企业缴纳社会保险和支付农民工工资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大依法监察工作力度,提高劳动保障监察的效率和效能。 

六、加强公共安全建设 

(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执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非煤矿山、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的专项整治,实施重大危险源普查和监测监控,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保障饮食和用药安全。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设施建设,创新监管机制,规范监管行为,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依法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全面加强法治宾县建设,实施“六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积极改善公、检、法、司等司法机关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维护社会稳定能力。 

(四)提高城乡防灾减灾能力 

重点加强对滑坡、泥石流和森林火灾的防治;加强城镇地震安全基础工作,加快数字地震台网、震情、灾情信息快速传输系统建设,实行预测、预防、救助综合管理,提高地震综合防御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建设,重点加强特殊雨、雪、冰雹和干旱等天气防御,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立预警机制、分级制度、应急制度、信息披露机制。加强指挥信息系统、应急物资保障、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应急标准体系以及运输、现场通讯保障等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健全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到2015年,实现直报能力达到100%、应急事件响应及时率100%的目标。 

七、做好其他公共服务 

依法做好统计工作,促进统计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依法开展价格监管,保证市场规范、稳定的价格秩序。落实信访条例,积极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国民经济动员、人防、交通战备等工作,提高国防动员工作能力。

第九章  哈东新城愿景 

市委、市政府在“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打造哈东新城的战略构想,未来五年,我们将举全县之力,精心打造具备新型工业化特征的综合性新城。 

一、总体定位 

“十二五”期间,哈东新城建设将紧紧围绕哈尔滨市“建设国际化现代大都市”这一总体目标,以落实“强县”战略为核心,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为重点,全力将哈东新城打造成为“工业新城、商贸重地、生态佳园、休闲之都”,成为全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先行示范区。 

二、规划期限与范围 

规划期限:分为近、中、远期。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规划范围:总面积为33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约65k㎡。 

三、建设发展规模 

用地规模:近期为25k㎡,中期为35 k㎡,远期为65 k㎡。 

人口规模:近期为10万人,中期为20万人,远期为40万人。 

四、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定位:成为全市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对俄出口贸易加工区、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重点产业:先进制造业、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五、空间规划布局 

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一核、一区、六园”的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工业、仓储用地占总建设用地的35%。 

一核:形成集高端商务、科技研发、总部经济、行政办公于一体的新城发展核心。 

一区:以国家级开发区的集聚为先导,建设保税物流区。 

六园:以高新技术为统领,结合现状基础,重点打造六个产业园区。分别为对俄贸易出口加工产业园、先进制造产业园、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现代物流园。 

生态宜居空间布局:打造“一带、一园、二心、三片”的生态宜居空间。规划居住、公共设施用地占总建设用地的30%,绿化用地占总建设用地的15%。 

一带:贯穿新城南北的景观生态廊带。 

一园:结合大团山打造集休闲娱乐、旅游、生态于一体的大型主题公园。 

二心:建设二个为未来新城40万人口生活服务的城市商业与文化中心。 

三片:建设三个新城居住片区,形成组团式的生态宜居空间。

六、基础配套设施规划 

按照各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重点推进铁路、道路、给水、排水、通讯、电力、供热、燃气、环卫、消防、防洪、绿化、亮化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规划以现状开发区形成的道路骨架为基础,跨过蜚克图河向西部延伸,规划形成“五横四纵”的主干路网和通达便捷的道路交通体系,为哈东新城发展提供保障。 

七、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建设商业、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现代化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做到公共服务设施与城镇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紧密结合,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不断增强新城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品位。

第十章 优化发展环境 

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完善服务体制机制,改进政风行风,全力为项目建设创造优良环境。 

一、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 

对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促进项目优化升级,重点在税收、用地、政策扶持等予以倾斜。对宾县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突出的重特大项目,采取奖励机制,培育扶持企业发展壮大。 

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 

培育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环境。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对全县招商项目和重大工程采取全程代办,对代办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由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及时协调处理,重大问题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妥善办理。 

三、投资放心的社会环境 

把社会治安作为放心投资的第一环境,构筑覆盖全县的社会安全预警网络和应急反应体系,对涉企“三乱”行为有报必查、有查必果,严厉查处涉企案件,坚决打击地痞地霸,对强行参工参运、索拿卡要、阻工闹事、阻挠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的行为从重、从快处理,对突发性事件,随发生、随处理,为客商投资、企业经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执行能力。加快建设勤政、务实、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驾驭市场经济能力、预防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能力,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二)健全各项机制,提高政府效能。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各项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建立政府决策公示制、预告制和通报制。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简化审批手续,实行集中办公、定时审批。对建筑行业招投标、经营性土地管理使用权、出让国有资产交易、政府采购等事项引入市场运作,预防暗箱操作行为,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三)加强公务员管理,增强政府公信力。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公务员法》,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强化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敬业精神,提高公务员为企业、为社会、为群众服务能力和服务本领,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公务员队伍,增强政府公信力。 

(四)发挥监督作用,创建人民满意政府。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实施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满意程度综合评估。纪检监察机关发挥监督职能,及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厉查处破坏发展的害群之马。努力建设社会更加认可、群众更加信赖的人民政府。 

第十一章 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纪律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完善干部任用机制,加大干部公选力度,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公信力和凝聚力,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用,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力和自由,提高参政议政水平。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完善精神文明建设机制,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造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共建“平安、诚信、和谐、生态”的城乡文明环境。 

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纲要》是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美好蓝图,是指导全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全县上下要发挥组织、指导、协调、服务职能,结合实际,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采取有力政策措施,动员和组织多方力量保障“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 

一、提高对“十二五”规划的思想认识 

《纲要》既是我县今后五年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又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总揽全局的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充分把握我县发展优势,查找薄弱环节,举全县之力,同心同德、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努力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二、坚持实施大项目支撑 

“十二五”期间,要把项目带动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传动轴,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导向,凝神聚力谋项目,倾心尽力建项目,使各项重点工作都有项目作支撑,都用项目来着实,定职责、定目标、定期限、定标准,促进“十二五”期间事关宾县长远发展的项目顺利实施。结合编制发展规划和制定年度计划,从产业链条延伸、经济建设提速等方面入手,不断生成一批投资大、关联度强、拉动作用明显的好项目。要建立项目储备、滚动发展机制,形成“策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发展格局。 

三、加强领导保障措施 

“十二五”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城乡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全县各部门、各乡镇要成立领导组织,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把“十二五”规划当作头等大事和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强化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约束性、预期性和导向性作用,坚持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推荐访问:宾县 五年 二个 【发改规划】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文来源:https://www.cygypipe.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549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