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东北抗联精神主题党课讲稿
东北抗联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者:谷
曼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2014年第2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九一八”事变后,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历经千难万险,在白山黑水间谱写了一部悲壮的英雄史诗,将近代以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到新的高度。东北抗联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共赴国难的大局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和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
一、“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共赴国难的大局意识
“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攘外必先安内”仍然是国民党的政策重心。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它主张“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要求国民“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对于中国共产党,它则加大了军事“围剿”的力度。此时,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力量还很薄弱,但是面对着山河破碎的严峻局面,党毅然举起了抗日救国的旗帜:中共满洲省委一方面派人支持和协助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斗争,另一方面着手组建了十余支党直接领导的反日游击队。
1933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表《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明确提出党在东北总的策略是“尽可能地造成全民族的反帝统一战线,来聚集和联合一切可能的,虽然是不可靠的动摇的力量,共同地与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斗争”。根据这一指示,1933年9月至1936年2月,各地的反日游击队陆续改组为人民革命军。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在“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这种以大局为重、求同存异的正确主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也极大地推动了东北抗日力量的发展壮大。1936年春到1937年秋,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军和其他抗日武装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联的将士们不仅出自社会各个阶层,而且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杨靖宇来自河南,周保中来自云南,赵尚志、李兆麟来自辽宁,李延禄、李学福、陈翰章来自吉林,汪雅臣来自黑龙江,王德泰、夏云杰、祁致中来自山东,魏拯民来自山西,童长荣来自安徽,冯仲云来自江苏,赵一曼来自四川……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他们告别亲人,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日斗争的洪流当中。
“创造新区,号召人民,为祖国战争”;“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在这些流传下来的抗联歌曲中,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抗联将士们壮怀激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他们与敌人殊死搏斗,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悲壮史诗。
二、“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
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在浴血奋战的十四年里,东北抗联的将士们前仆后继,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这是赵一曼入狱后写下的诗句。1935年11月,时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团政委的赵一曼在战斗中受伤被俘。在此后9个月的时间里,她
受尽酷刑,却宁死不屈。日伪档案中有这样的记载:“在长时间经受高强度电刑的状态下,赵一曼女士仍没招供,确属罕见,已不能从医学生理上解释。故审讯未取得理想效果,一是赵一曼女士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激昂的抗日态度,属顽固不化的思想犯;二是赵一曼女士已抱定必死之决心,且意志之顽强令人难以置信,单纯审讯已无法改造其反满抗日的思想。”1936年8月2日,31岁的赵一曼英勇就义。1938年10月20日,东北抗联第五军的八位女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而身陷重围,在打完所有子弹后,她们相互搀扶着,毅然走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那一年,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13岁。1940年2月23日,发着高烧、仅能靠枯草和棉絮充饥的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孤身一人,与敌人血战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杨靖宇曾经对战友们说:“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在祖国惨遭蹂躏的时候,我愿意洒尽我的一腔血,换得民族的解放和祖国的未来。”35岁的杨靖宇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誓言。1942年2月12日,34岁的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伤重被俘。关东军司令部文档中这样写道:“赵尚志受致命重伤,仅生存八小时。于此期间,对审讯之满人警察官称:‘我是赵尚志。’‘你们和我不同样是中国人吗?你们却成为卖国贼,该杀!’‘我死不足惜,今将逝去,还有何可问?’除发泄等言语之外,缄口不言,一直睨视审讯官,置刀枪痛苦于不顾,显示无愧于匪中魁首之尊严,而终于往生。”
据初步统计,东北抗联牺牲的军级以上干部多达20余位,师级以上将领也有100多人。1940年4月,时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兼抗联第一路军副总指挥的魏拯民在给中共代表团的报告中这样写道:“一年一年的高级干部(有工作能力的干部)以及其他优秀的干部不断地损失,虽然由较有能力的队员与党员中提拔补充,但由于长期多次的战斗牺牲,目前暂存的已为数极少了。”为了民族独立,无数抗联将士血洒疆场,他们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和牺牲精神,将永远为后人铭记。
三、“虽如是其苦楚,我部队官兵尚能安之如常”: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东北抗联战斗在自然条件恶劣并且已经沦为完全殖民地的东北,战争的异常残酷和生活的极度艰苦世所罕见。抗战胜利后,时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的彭真曾经说过:“我们共产党人20多年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第一件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是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件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十四年苦斗。”
从1932年创建反日游击队,到1945年同苏联红军一起给予日寇最后一击,东北抗联的战斗始终未曾停止。根据日伪方面的统计,1935年至1940年,东北抗联与日伪军队主要交战的次数分别为:1935年39150次、1936年36517次、1937年25487次、1938年13110次、1939年6547次、1940年3667次。在十几万次的战斗中,东北抗联面对的是“兵种完备,拥有现代武器及新式联络工具”的敌人。即使是在抗联主力退入苏联境内以后,留在东北的抗联将士们依然在坚持战斗。抗联老战士李桂林回忆说:“1942年,东北抗联大部队到苏联整修,黑龙江全省只剩下50多名抗联战士分成5个小分队坚持战斗。由于敌人封锁严密,部队和地方党组织失去联系,我们得不到支援,没有粮食,没有兵源,一年四季生活在深山老林里。”“1943年,苏联的东北抗联教导旅派人到国内寻找抗联战士,当找到我们时只剩下7个人。”而转移至苏联境内的抗联官兵,则以派遣小部队的方式返回东北,执行侦察或战斗任务。从1941年春到1945年8月,抗联共派出了30余支小部队,累计人数在300名以上。1945年8月9日,当苏联红军向日军发动进攻时,抗联官兵则按照统一作战计划配合行动,重返东北。
东北抗联一方面要与残暴的敌人战斗,另一方面还要同恶劣的生活环境抗争。特别是由于敌人严密的经济封锁,很多时候抗联官兵的基本生存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1939年8月2日,周保中在日记里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归还本部人员,悉数坏脚,有浮肿者。暑期行动,远距离跋涉水甸,无适当之休息与替换鞋袜,脚底脚面易起溃烂浮肿,甚有延伸至胫腿者,痛楚异
常,失却行动可能。游击队员虽在夏季不受僵冻,面酷暑流汗,腿足溃烂浮肿,身体又易由潮湿而起病症,在所难免,为时甚长,身体健康颇蒙损害。再加以经常缺充足之给养,营养恶劣,忍苦耐劳,备尝劳碌艰辛,实无有加于我东北抗日游击战士者。虽如是其苦楚,我部队官兵尚能安之如常,为民族国家争生存,为人生志节而反抗日寇,固应如此。”
今天,当我们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抗联将士们忍饥挨饿、战酷暑斗严寒的艰辛仿佛就在眼前,而他们排除万难、矢志不移的伟大精神也同样跃然纸上。
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抗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但是,人们不会忘记“曾在极艰难复杂环境中对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洲国进行了长期的残酷的英勇斗争”的东北抗日联军,他们的英雄事迹也将代代流传。东北抗联磅礴而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
责任编辑/艾杰
篇二:东北抗联精神主题党课讲稿
如何弘扬东北抗联精神800字。
答案:东北抗联精神蕴含着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坚贞不渝的共产主义信念、艰苦条件下的斗争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新时代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筑牢理想信念基石。信念是永远的精神航标。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样就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在14年的漫长岁月里,受严酷的自然环境限制,在日伪的严密封锁下,东北党组织和所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很难直接听到党中央的指示。在这种长期孤悬敌后、孤军作战的情况下,东北抗联始终坚定信念,坚持战斗。东北抗联精神教育我们,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敌人多么强大,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信念,就能面对任何艰难困苦,就能在艰难险阻面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增强以人民为中心意识。东北抗联是在群众的支持下同日伪进行斗争的,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为东北抗联提供粮食、传递情报、救护伤员、提供兵员。东北抗联也十分爱护群众,切实保护群众的利益。杨靖宇在指挥游击战争过程中,总结出“四不打”,其中一条就是于群众利益有危害的仗不打。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
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东北抗联在战斗时顾及群众利益,处于和平时期的我们更应该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践行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增强为群众服务意识。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提高复杂环境下的斗争能力。东北抗联艰苦条件下的斗争精神是今天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动力。在物资方面,东北抗联粮弹两无,以草根树皮为食,以林海雪原为家,缴日寇之衣为衣、之枪为枪。曾任杨靖宇警卫员的王传圣在回忆录中写道,抗联战士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枪不响吃不到饭”。我们今天践行东北抗联精神就是要传承弘扬东北抗联在艰苦条件下的斗争精神,勇于战胜一切困难。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多地发生洪涝灾害,经济发展受到冲击,外部环境波诡云谲,来自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领域的困难与挑战纷至沓来,未来一段时期,我们更要践行艰苦条件下的斗争精神,提高复杂环境下的斗争能力,敢于迎接一切挑战。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为青少年学生树立一面旗帜。青少年学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群体。通过学习东北抗联艰苦斗争的历史,青少年学生对东北抗联英雄人物产生无限的敬仰之情,对东北抗联将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倍感珍惜。牡丹江市第三高中的学生在听完东北抗
联英雄人物的故事后,深有感触地说:“以前不知道牡丹江有这么多的红色资源,不知道东北抗联英雄人物就牺牲在我们生活的地方,听完他们的故事,我们深受感动,今后一定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一定好好学习。”
篇三:东北抗联精神主题党课讲稿
回眸百年历史.赓续精神血脉——庆祝屮围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策划I壯山纟可的东北抗联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经历了反日游击队、人民革命军和抗日联军三个阶段。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纷纷组织“义勇军”“救国军”“自
卫军”等抗日队伍(统称为抗日义勇军),杀向抗日战场。
东北抗联战士东北抗日义勇军顽强地阻击日军侵犯,沉重地打击了曰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
军嚣张气焰。但由于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相互间缺“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人民率先举起抗日旗帜,乏统一指挥与配合,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战斗仅持续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浴血奋战,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两年左右的时间,便大部溃败。英雄壮歌。”“要把抗联的历史发掘好、研究好、宣传中共中央和中共满洲省委对抗日义勇军的兴起好。,’和发展,在可能的条件下给予支持、领导和协助,一90年前,日本侵略者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批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被派往义勇军中工作,共产事变,由于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东北很快沦陷。
党员李延禄、周保中曾分别担任“国民救国军”王德在民族危亡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坚决抗日、收复林部的参谋长、总参议,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失地的正确主张,积极领导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组建与此同时,党开始建立自己的抗日武装。从东北抗日联军。1931年末开始,中共满洲省委陆续派童长荣到东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满,杨林、杨靖宇到南满,赵尚志到巴彦、珠河,冯仲雄部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云到汤原,进行创建抗日武装的工作。他们紧紧依长、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东北抗日靠当地党组织,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夺取敌人的武联军高举抗日救国旗帜,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周旋器,创建党领导的反日游击队。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苦斗,牵制和消灭了大量日伪军,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先后创立了磐石、海龙、延吉、和龙、汪清、珲春、汤畏强暴,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和民族气节。原、珠河、密山等十几支反日游击队。2021年第6期23回眸百年历史?赓续精神血脉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〇〇周年特别策划1933年1月26日,在《中央给满洲省委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党的任“讨伐”,给抗联部队造成极端的困难。1940年末至1941年初,东北抗联转移至苏联远东地区休整,同时派小部队返回东北进行武装侦察和发动群众工作。1942年8月,抗联部队改编为东北抗联教导旅;9月,成立中共东北委员会。在进行正规化训练的同时,抗联继续开展对敌斗争。1945年8月,东北抗联教导旅配合苏军反攻东北,取得东北抗战的最后胜利。9月8日,周保中率抗联指战员回到长春,然后将东北抗日联军改编为东北人民自卫军、吉合国民军,以长春为中心,联系红色地工,在全东北建立57个战略点,开展建党、建军、建政工作。10月20日至23日,正式向中共中央东北局移交中共东北委员会组织关系和抗联的全部档案,回
归党的怀抱。1945年10月31日,东北抗联教导旅统一编入东北人民自治军,完成了为中华民族独立自由、领土完整而英勇奋斗的神圣使命,继续投入到为中国人民求解放的伟大斗争之中。以杨靖宇、赵尚志等为代表的东北抗联指战员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业绩,用鲜血和生命熔铸了历久弥新、永放光芒的东北抗联精神,其主要内涵集中体现为“勇赴国难的爱国情怀,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因地制宜的开创精神,主动配合的大局观念,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休戚与共的国际风范”。勇赴国难的爱国情怀。在民族危亡时刻,东北人民和广大爱国官兵不分阶层、不论出身奋起抵
抗。抗联将士秉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忠贞报国、勇赴国难。一群坚定的民族先锋分子如周保中、魏拯民、赵一曼、张甲洲等义无反顾地来到东北、返回家乡,杨靖宇、赵尚志被党从监狱里营救出来后立即奔向抗日战场。曾任满洲省委书记的罗登贤曾说过:我们共产党人一定与东北人民同患难、共生死,争取东北人民的解放。敌人在哪儿蹂躏我们的同胞,我们共产党人就在哪儿和人民一起抗争。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纵观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史,东北抗联之所以在日伪残酷统治下,特别是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日子里,能够坚持到抗战胜利,靠的就是那种侵略者必将被赶走、共产主义必将能实现的坚定信念,那种始终心向党中央、对党绝对忠务》(简称《一二六指示信》)中,中共中央提出反日统一战线的总的策略方针。东北各地党组织和反日游击队遵照《一二六指示信》精神,联合各地义勇军,组织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东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等统一战线组织,在全党和全国率先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把反日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从1933年9月到1936年1月,东北人民革命军先后建立第一、二、三、六、八军及东北抗日同盟军和东北反日联合军等7个军,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人民革命军各部由于执行反日统一战线的方针,实行符合实际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讨伐”,发展壮大了自己,扩大了游击根据地,开辟了新的游击区。1935年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同
年,中共中央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主张。1936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发表,宣布将人民革命军、反日联合军、反日游击队一律改成抗日联军。东北抗日联军共建立11个军,人数最多时3万余人。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标志着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成为东北抗战的领导力量。1936年2月至1937年底,是东北抗日联军鼎盛时期,至1939年5月,共开辟了东满、南满、北满、吉东和黑嫩平原(今松辽平原)五大游击区,战斗足迹遍及东北70余县。在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李兆麟等抗联高级将领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与日伪军进行殊死搏斗,攻袭敌人据点,破坏敌人交通通讯设施,狠狠地打击日本侵略者,消灭了大批敌人有生力量,有力地钳制了日军兵力入关,积极支援配合了全国抗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为赢得抗曰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消灭东北抗联,日本关东军制订了1936年4月至1939年3月的“满洲国治安肃正计划”,在抗日游击区和根据地大肆烧杀,实行“归屯并户”政策,修建“集团部落”,制造“无人区”,对抗联部队进行连续24灸?!*,2〇2丨年第6期
回眸百年历史?赓续精祌血脉——庆祝中围共产党成立1〇〇周年特别策划诚的政治品格,那种无论何种情况下都敢于斗争的高度党性原则。正是凭着这种信念,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抗联将士一次次绝境重生,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杨靖宇经常对抗联战士们说:一个忠贞的共产党员——民族革命的战士,为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因地制宜的开创精神。东北抗联最先实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最早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首创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和高寒山区游击战的战略战术,首创依托密营开展游击战争的新模式,首创在境外建立野营、开展战略侦察的游击战新形式,充分展现出因地制宜的开创精神。这是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创举,体现了东北抗联精神中的智慧光芒。《一二六指示信》指出,“一方面尽可能地建成全民族的反帝统一战线,来聚集和联合一切可能的虽然是不可靠的动摇的力量,共同的与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斗争”,创造性提出在东北组建反日统一战线的政策,不仅对东北转变斗争策略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推动早日建立全国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积极的作用。主动配合的大局观念。当全民族抗战正式爆发之际,东北抗日联军自觉地以全国抗战大局为出发点,准确定位自身的地位和作用,不计较局部得失,积极主动出击,牵制了日本关东军的大批兵力,对关内抗日主战场发挥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全国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份力量。至其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抗联部队斗争之悲壮在军事史上都极为罕见,向死而生、向死而战,杨靖宇、赵尚志、魏拯民、赵一曼、陈翰章等一批英雄烈士为国捐躯,视死如归。赵尚志受挫弥坚、一心向党血
染黑土逝梧桐,大节不屈著英名”。陈翰章双眼被剜,毫不屈服,浩气凛然。还有更多的抗联战士,虽然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为了人民和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在与侵略者的斗争中留下了无数英雄事迹,是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休戚与共的国际风范。在共同的对敌斗争中,中苏人民互相支援,并积极支援朝鲜革命。共产国际要求各国共产党支援中国抗日,同时武装保卫苏联。诺门汗事件爆发后,杨靖宇率抗联第一路军主动出击,打击日本侵略者,支援、配合苏军和外蒙军队。杨靖宇也因此暴露了自己,壮烈殉国。三路军在黑嫩平原就近支援苏蒙军,袭击日伪后方。东北抗联战略转移至苏联后,派多支小部队返回东北为苏军作战略侦察,为苏军最终彻底打败日本关东军做出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更是一个有着不屈灵魂的英雄民族。这种灵魂流淌在华夏文明的血脉里,也闪烁在东北抗日联军将士们的战斗精神中。东北抗联精神蕴含的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伟大的牺牲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是鼓舞中华民族东北抗日联军密营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撰稿:张士文)2021年第6期备25
篇四:东北抗联精神主题党课讲稿
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一部抗日战争史诗《东北抗日联军》正在央视一套热播。这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白山黑水间,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抗战史实,真实表现了东北抗日联军14年艰苦卓越的斗争史,堪称抗日剧的新标杆。《东北抗日联军》让我们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面对残忍暴虐、穷凶极恶的日寇,为了救亡图存,展开的艰苦卓绝斗争。可以说,《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人民在我们党领导下,献身反法西斯战争百折不挠的传奇和典范,是我们民族先烈抗击日寇彪炳史册的英雄伟绩,他们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表现出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英勇的牺牲精神。观之,令人动容,激荡灵魂,坚定信仰,倍增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实干创业的精神动力。
《东北抗日联军》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军队采取不抵抗政策、退出东北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残酷、复杂、险恶的环境中,团结一心、驱除日寇、光复河山的史实,是一部生动感人的历史教材。抗联队伍中的共产党员,以身先士卒、无私无畏的过硬作风和人格魅力凝聚人心,赢得拥戴,在14年间对日寇作战10余万次,牵制日军60余万人。正如杨靖宇将军所说,"抗联斗争,使侵华日军抽不出兵力派往关内,就是支援了全国抗日战争".应当说,《东北抗日联军》有力驳斥了一些宣称国民党军队才是抗战主力,是最大功臣的"杂音".如果不是国民党的不抵抗,日寇不可能轻松侵占我们东北,也不可能建成所谓的"满州国".如果不是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抗联牵制日军,将使后来的抗日正面战场承受更多攻击而溃败更甚。因此,个别人以消灭日寇人数来评判抗战主力和功臣的言论,既违背客观事实,歪曲史实,更影响团结,忘记了民族团结奋进才是赢得胜利之本,实不应该。
事实上,《东北抗日联军》真实展示了抗联的生活战斗全貌,着力刻画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等一批抗日英雄,这些抗日英雄在身后无援、粮弹两无、恶劣天气下,爬冰卧雪,竭尽忠诚,进行的既是为民族解放的信念之战,也是为后人争取胜利的舍身之战,更是表现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尊严之战。赵尚志在战场上机智灵活英勇杀敌;赵一曼在狱中坚贞不屈慷慨就义;杨靖宇以棉絮枯草为食战至最后一人,这些抗联英魂与与山河同在、与日月齐辉,永远值得我们后人缅怀纪念。然而,一些人鼓噪历史虚无主义,抹黑、诋毁民族英雄,以及个别无底线营销事件着实让人愤慨,这些人以娱乐心态,猎奇心理,消解、恶搞我们英雄,其目的就是想搞乱我们思想,污染我们心灵,妄图损坏我们民族精神这一"主心骨".这种卑劣行径不仅仅是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恶俗趣味影响,就到底是没有民族血性气质,一心向钱的物欲膨胀,与我们弥足珍贵的民族精神渐行渐远,是在思想领域、灵魂领域的溃散溃败,需要深刻警觉、警醒、警惕。
正历史本、正英雄名、正国家骨、正民族魂迫在眉睫。《东北抗日联军》让我们看到了抗联英雄们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作出的价值引领,激昂的爱国精神、坚定信念、奉献精神不断增强我们团结一心、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精神动力。当前,在改革深水区和矛盾凸显期,我们更要坚决反对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更加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传承抗联将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团结一心,实干兴邦,奋力拼搏,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抗联,这个名字让入侵的日本军队感到害怕。这个名字让中国人民感到骄傲。抗联士兵的勇敢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
1931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统治了东北人民14年。然而,中国人民没有屈服。他们组建了各种武装力量,勇敢地抗击日本的侵略军,抗联是东北最著名的队伍之一。
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是抗联的缔造者和统帅,他领导的抗日联军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消灭了大批敌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日本入侵者的包围中,杨靖宇只剩下30个人。大雪封山,没有食物,许多士兵饿死了。最后,只剩下两名士兵。当他们购买食物时,他们也被敌人发现了。杨靖宇是唯一勇敢死去的人。然而,他没有屈服。相反,他用草根、树皮、棉花和雪来充饥。由于叛徒的告密者,杨靖宇勇敢地死去了。敌人打开杨靖宇的腹部,发现里面全是草根、树皮、棉絮和其他东西。他战斗到最后一刻的精神使敌人敬畏他。
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都不会向敌人投降。他为了祖国和人民牺牲了年轻的生命。他的身体洋溢着无畏的光芒。他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我们的孩子学习的榜样!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产,发扬革命传统,永远延续永不屈服于永不妥协的抗联精神!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被无数的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他们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明亮的教室和美丽的学习环境。是他们牺牲了自己,给我们买下了安宁和和平这个美丽的世界。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现在开始,珍惜这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天天向上,防止英雄的鲜血白白流走,热爱祖国,从小爱人民,为社会服务,为祖国和那些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牺牲的革命烈士们。
看着蓝天,升起的五星红旗,想着那么多的民族英雄,想着未来,我被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深深地感动了。让我们努力学习,热爱我们的祖国,无愧于烈士,走在红色的征途上。
按照县委主题教育办公室的要求和部署,哈达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已经全面开展。按照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工作安排,9月26日下午,哈达镇组织全体机关干部集中观看了专题教育片《丰碑》之《东北抗联精神》。
走的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联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东北抗联精神闪耀着穿越时空的光芒,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学习并践行东北抗联英雄心中有责、敢于担当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在应对急难险重挑战中磨炼修养,在实践探索中提升素质,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创新创造的动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青山处处埋忠骨,气壮山河励后人。我们要学习、继承、发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力宣传东北抗联精神;要像英烈们那样丹心红似火、意志坚如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无后方支援,与中央失去联络,以草根树皮为食,以林海雪原为家,在白山黑水间,抗战14年,牵制日军数十万。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播出的46集电视连续剧《东北抗日联军》,气壮山河,荡气回肠,令人难忘。激荡于胸中的民族尊严和对英雄的崇拜敬仰的圣火再次点燃。
忘不了那身体柔弱、文静自信、意志如钢,不,应该说比钢还要强百倍的女英雄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受伤被捕后,敌人对她用尽了闻所未闻、想都想不到的种种酷刑:把竹签一根一根地扎进指(趾)甲缝内,再一根一根拔出来,换成更粗更长的签子再一根一根扎进指(趾)甲缝内,再改用铁签,烧红后扎进一个个指(趾)甲缝内;灌辣椒水掺着小米和汽油一起灌,而且是热辣椒水和凉汽油交替着往喉管和鼻孔里灌;烧红的烙铁直接摁在乳房上烙烫……
当各种酷刑试遍仍不奏效,日本人启用了最新刑具――电刑,对其全身各敏感部位进行电击,甚至电击时间长达7个小时。尽管如此,敌人还是失败了。
酷刑之下,一个鲜活的生命只剩下一丝微弱的气息,肉体被摧残成了"废墟",多处伤口溃烂露出白骨;大小便失禁;多处器官撕裂、炭化、粘连、坏死;由于大量使用强心针和樟脑酊,致使全身中毒……这种残无人道的酷刑和摧残,前后长达9个月。忘不了战斗英雄杨靖宇。有时一个冬季要进行上百次的战斗,别说吃口热饭、喝口热水,就连睡上一个踏实觉都是一种奢望。最后,在冰天雪地里只身与敌人周旋战斗五天五夜后壮烈牺牲。
忘不了冷云等8名女兵为掩护主力突围,弹尽力竭,宁死不屈,最后手牵着手全部投入寒冷刺骨的滚滚江河中。她们中年龄最长的冷云才有23岁,最小的仅仅13岁,有的已做了母亲,有的自己还是个孩子……
让我们记住英雄们牺牲时的年龄,赵一曼31岁,杨靖宇35岁,赵尚志34岁……让我们记住东北抗联的这些英雄们,赵一曼、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冯仲云、罗登贤……
战声远去,硝烟散尽,英雄长眠,精神不朽。英雄们的铮铮铁骨是民族的坚实脊梁!他们以生命作引信点燃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曙光,他们以鲜血作彩墨抒写了中华民族的壮丽诗篇。
他们"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爱国奉献精神和坚贞不屈精神,把我们这个民族所经受的全部苦难和坚忍都化为不灭的"基因",深深地嵌入到了我们的情感和生命之中。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理由不永远铭记那些舍身成仁的英雄,没有理由不把他们安放在我们内心最神圣的位置,就像安放我们自己的灵魂。
处在信息爆炸、网络发达、不同思想观念激烈交锋当下的我们,越是在复杂环境和各种图谋面前,越要头脑清醒、保持定力,不能忘记历史、虚无历史,不能诋毁英雄、淡化崇高。而是要汲取历史教训,记取民族苦难,发奋图强,努力工作,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4月3日上午,市委老干部局、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举办了全市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第一期培训班。培训班上聘请了省委党校高健飞讲师,系统做了东北抗联精神及当代价值的主题讲座。听后入耳入脑入心,心灵受到撞击。不禁为东北抗联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所震撼,也为勇赴国难忠贞报国的爱国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所感染,更为视死如归,前赴后继不畏牺牲、坚贞不渝抗战必胜的信仰信念精神所动容。在中国抗日的历史上,留下了东北抗日联军浓重的一页。这种精神财富,气吞山河,可歌可泣,光耀千秋,流芳史册。
东北抗联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联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范崇高理想品格,是人类献身正义事业百折不挠的传奇和典范,是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精神的彪炳彰显,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从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英烈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信仰力量和爱国激情。在与日寇斗争的岁月中,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他们肩负共产党人的民族希望和历史责任,推动和领导东北人民走上抗日最前线。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敌人顽强周旋殊死搏斗,狠狠打击侵略者。那一幕幕抛头颅洒热血,吃草根,啃树皮的场景,铭刻在历史悲壮的史诗上。那一段段生与死、血与火的战斗洗礼,构筑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核。
今天,在新时代的方位上,重温这段历史,缅怀先烈们的英雄业绩,弘扬历久弥新的东北抗联精神,我们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和幸福生活。通过主题教育,要汲取爱国主义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发挥老党员的余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出微薄力量!
4月3日上午,市委老干部局、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举办了全市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第一期培训班。培训班上聘请了省委党校高健飞讲师,系统做了东北抗联精神及当代价值的主题讲座。听后入耳入脑入心,心灵受到撞击。不禁为东北抗联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所震撼,也为勇赴国难忠贞报国的爱国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所感染,更为视死如归,前赴后继不畏牺牲、坚贞不渝抗战必胜的信仰信念精神所动容。在中国抗日的历史上,留下了东北抗日联军浓重的一页。这种精神财富,气吞山河,可歌可泣,光耀千秋,流芳史册。
东北抗联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联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范崇高理想品格,是人类献身正义事业百折不挠的传奇和典范,是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精神的彪炳彰显,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从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英烈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信仰力量和爱国激情。在与日寇斗争的岁月中,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他们肩负共产党人的民族希望和历史责任,推动和领导东北人民走上抗日最前线。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敌人顽强周旋殊死搏斗,狠狠打击侵略者。那一幕幕抛头颅洒热血,吃草根,啃树皮的场景,铭刻在历史悲壮的史诗上。那一段段生与死、血与火的战斗洗礼,构筑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核。
今天,在新时代的方位上,重温这段历史,缅怀先烈们的英雄业绩,弘扬历久弥新的东北抗联精神,我们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和幸福生活。通过主题教育,要汲取爱国主义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发挥老党员的余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出微薄力量!
推荐访问:东北抗联精神主题党课讲稿 党课 讲稿 精神